[其他]喷燃器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7772 | 申请日: | 198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900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26 |
发明(设计)人: | 下田博己;斋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燃器 | ||
在喷燃器中,使燃料和雾化介质在喷燃器配料柱上的第一混合腔中混合后,又进一步在喷燃器端头中的第二混合腔中混合,然后使混合后的燃料喷出喷燃器端头,使从第一混合腔中释放出来的燃料混合物与第二混合腔的内壁发生碰撞、由此改善雾化燃料的能力,此外在喷燃器承受严重磨损的部分设置陶瓷层,而承受严重热载荷的部分用硬质合金制造,从而增强了喷燃器的抗磨损能力和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一适合于燃烧固体/液体混合悬浊状燃料〔如煤-水混合浆燃料(CWM),煤-油混合浆燃料(COM),煤-甲醇混合浆燃料(CMM)或诸如此类的燃料,或者是一种液体燃料〕的喷燃器,特别是结构紧凑而且能够雾化燃料并且耐磨损的喷燃器。
煤悬浊状燃料由喷燃器喷射并且雾化。图1和图2所示的是这种喷燃器的传统结构,喷燃器K包括一喷燃器外套筒d,该外套筒d与燃料供给缸a的前端相连,并且具有一混合浆燃料供给孔b和一组周向分布在混合浆燃料供给孔b周围的雾化介质供给孔C。具有第一混合腔f的喷燃器配料板g与喷燃器外套筒d的前端相连。在混合腔f中,来自混合浆燃料供给腔e的混合浆燃料和来自雾化介质供给孔C的雾化介质最初被混合,具有第二混合腔h的喷燃器端头j和喷燃器配料板g的一端相连,在混合腔h中,来自第一混合腔f的燃料混合物第二次被混合,端头j上带有一组喷射孔i。
通过燃料供给缸a提供的混合浆燃料通过喷燃器外套筒d上的混合浆燃料供给孔b、喷燃器配料板g上的混合浆燃料供给腔e以及一组径向向外斜伸的供给孔1,进入周向布置的第一混合腔f,然后与由来自雾化介质供给孔C的细孔m供给的雾化介质(如蒸汽或空气)最初混合。随后,燃料混合物被迫直接从第一混合腔f流入第二混合腔h,并且在这里进行第二次混合。最后,雾化后的混合浆燃料通过用彼此套接的办法,使得配料板上的第一混合腔轴线的延长线基本上与每个喷燃器端头的各相邻喷射孔之间的中心点部分相交。
当每个前期混合腔的轴线的延长线与各相邻喷射孔之间的中点部分相交时,造成来自配料板上各第一混合腔的前期燃料混合物与第二混合腔的内壁基本上在各相邻喷射孔间的中点部分发生碰撞并反射,从而使得燃料混合物均匀分流,开通过相邻喷射孔喷射出去。
本发明上述的目的以及其它目的、作用、特性和优点通过下面一些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和相应的附图,将会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用于解释传统喷燃器的视图;
图2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视图;
图4是沿图3中Ⅵ-Ⅵ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和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标号21表示喷燃料外套筒;32是混合浆燃料供给孔;23是雾化介质供给孔;24是配料板;25是混合浆燃料导引腔;26是用来导引混合浆燃料的小直径孔;27是用来导引雾化介质的小直径孔;28是第一混合腔,这些混合腔沿圆周彼此等角分布;29是喷燃器端头;30是第二混合腔;31是沿园周等角分布的喷射孔,其直径比沿园周分布的第一混合腔28的直径要小。在配料板24和喷燃器端头29之间形成的接触表面上设置孔32和33,孔32和33位于接触表面的外围部分,并且互相对齐。在孔32和33中装入定位销钉34,使配料板24相对于炉子端头正确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配料板24和喷燃料端头29彼此对接,使配料板24的每个第一混合腔28的轴线的延长线基本上与炉子端头29内壁喷燃器端头j上的喷射孔i喷射出去。
混合浆燃料被雾化的程度取决于混合浆燃料在第一和第二混合腔f和h中与雾化介质混合的程度,特别取决于混合浆燃料和雾化介质在第二混合腔h中的混合程度,在该腔中,在第一腔f中混合后的混合浆燃料和雾化介质进一步被混合。
对于上述类型的喷燃器,前期燃料混合物(即在第一混合腔f中混合后的混合浆燃料和雾化介质)被迫直接流入第二混合腔h中,正如所预料的,前期燃料混合物果然与第二混合腔h的内壁n发生碰撞并经内壁n反射从而获得高度的二次混合效果。但是,实际上,部分前期燃料混合物在第二混合腔h中没有被满意地混合,而是直接从喷射孔之中释放掉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共箱式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下一篇:有色的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