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与筛选改变特异性蛋白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380102653.0 | 申请日: | 2003-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4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杰克·内盖耶;克里斯·撒安斯;桑德拉·沃·拉格斯;查尔斯·S·克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催化剂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
主分类号: | G01N33/573 | 分类号: | G01N33/57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筛选 改变 特异性 蛋白酶 方法 | ||
1.一种鉴别断裂底物序列蛋白酶的方法,其中包括,生成蛋白酶序列库,其中相对于野生型支架序列、序列库的每个成员具有N种变异的蛋白酶支架;测定序列库每个成员断裂底物序列的活性;然后,将每个成员的活性与序列库平均活性相比较;由此a,鉴别出具有最高断裂活性的蛋白酶;其中N是正整数。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蛋白酶是丝氨酸或者半胱氨酸蛋白酶。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N是1。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N是1-5的正整数。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N是5-10的正整数。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N是10-20的正整数。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蛋白酶支架含有下述任一种微粒的氨基酸序列: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酶、凝血因子Xa、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膜型丝氨酸蛋白酶-1、粒酶B、粒酶M、弹性蛋白酶、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血浆激肽释放酶、尿激素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补体因子丝氨酸蛋白酶、ADAMTS13、神经肽链内切酶/neprilysin、弗林蛋白酶、克鲁蛋白酶。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靶蛋白涉及病症。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病症是下述的一种病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癌症、艾滋病、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心血管疾病、和哮喘。
10.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靶蛋白涉及产生病症的途径。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靶蛋白涉及编程性细胞死亡。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靶蛋白是半胱天冬酶-3。
1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与序列库平均活性相比测定的蛋白酶活性增长了至少10倍。
1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与序列库平均活性相比测定的蛋白酶活性增长了至少100倍。
1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与序列库平均活性相比测定的蛋白酶活性增长了至少1000倍。
16.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了用断裂活性增长鉴别出的两种或者更多种蛋白酶库成员;将第一种支架的变异与第二种支架的变异相结合,生成第三种支架;鉴别上述结合是否产生了相对于底物序列增加断裂活性的组合特异性蛋白酶。
17.一种鉴别蛋白酶特异断裂的底物序列的方法,其中包括,生成底物序列库,序列库每个成员具有随机的氨基酸序列;测定蛋白酶断裂序列库每个成员的程度;因此,与序列库其它成员的平均断裂相比,检测出被最有效断裂的底物序列。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蛋白酶是丝氨酸蛋白酶。
19.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底物序列库的每个成员具有4个氨基酸长度。
20.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底物序列库的每个成员具有5-10个氨基酸长度。
21.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底物序列库的每个成员具有15个氨基酸长度。
22.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底物序列库的每个成员具有20个氨基酸长度。
23.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靶蛋白含有底物序列。
24.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靶蛋白涉及病症。
25.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病症是下述的一种病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癌症、艾滋病、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心血管疾病、炎症、和哮喘。
26.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靶蛋白涉及产生病症的途径。
27.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与序列库平均活性相比、测定底物序列的断裂效率增长了至少10倍。
2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与序列库平均活性相比、测定底物序列的断裂效率增长了至少1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催化剂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未经催化剂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3801026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显微授精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博物馆藏品管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