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柴油机的液化气燃料供给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380107364.X | 申请日: | 200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16078C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野崎真哉;野田俊郁;牛山大丈;石川辉昭;早坂行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博世汽车系统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47/02;F02M21/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田军锋;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柴油机 液化气 燃料 供给 系统 | ||
1. 一种用于柴油机的液化气燃料供给装置,包括:
燃料箱,用于储存液化气燃料;
喷射泵,用于将液化气燃料输送到柴油机的燃料喷嘴;
燃料供给机构,用于将液化气燃料从燃料箱输送到喷射泵;和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残留燃料回收机构,用于在柴油机停止后,将残留在喷射泵中的液化气燃料回收到燃料箱中,
所述残留燃料回收机构被如此构造,以引起燃料箱中液化气燃料的强制回流循环,以便通过抽吸器使液化气燃料再次返回到燃料箱中,并通过由强制循环在抽吸器的抽吸口中产生的抽吸力将残留在喷射泵中的液化气燃料回收到燃料箱中,
所述抽吸器的抽吸口设置在比其中残留有液化气燃料的喷射泵中的区域低的位置。
2. 一种用于柴油机的液化气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给泵,用于将燃料箱中的液化气燃料加压到预定的压力并将所述液化气燃料输送到供给管;
喷射泵,用于在预定的定时以预定的量将燃料通道中的液化气燃料输送给柴油机的喷嘴,其中经供给管输送的液化气燃料流入所述燃料通道中;
溢流燃料管,用于使从喷射泵溢流出来的液化气燃料返回到燃料箱;和
残留燃料回收机构,用于在柴油机停止后,将残留在燃料通道和溢流燃料管中的液化气燃料回收到燃料箱中,
所述残留燃料回收机构具有:
燃料循环管,其从供给管的中点处分支并连接到燃料箱上;
供给管打开/关闭机构,其在沿液化气燃料流动方向的供给泵的下游一侧设置在供给管中,并工作以打开和关闭供给管的流动通道;和
抽吸器,其设置在燃料循环管中并具有与燃料通道和/或溢流燃料管连通的抽吸口;
所述残留燃料回收机构被如此构造,以通过关闭供给管打开/关闭机构、在切断向喷射泵的供给的状态下,经供给管、燃料循环管和抽吸器将从供给泵输送的液化气燃料循环到燃料箱中;并通过基于所述循环而在抽吸器的抽吸口中产生的抽吸力将残留在燃料通道和溢流燃料管中的液化气燃料抽吸和回收到燃料箱中;
所述抽吸器的抽吸口设置在比燃料通道和溢流燃料管低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柴油机的液化气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和燃料循环管打开/关闭机构,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燃料循环管从供给管分支出来的位置和供给管打开/关闭机构之间,并工作以防止液化气燃料从喷射泵倒流;所述燃料循环管打开/关闭机构设置在燃料循环管中,并工作以打开和关闭燃料循环管的流动通道。
4. 一种用于柴油机的液化气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给泵,用于将燃料箱中的液化气燃料加压到预定的压力并将所述液化气燃料输送到供给管;
喷射泵,用于在预定的定时以预定的量将燃料通道中的液化气燃料输送给柴油机的喷嘴,其中经供给管输送的液化气燃料流入所述燃料通道中;
溢流燃料管,用于使从喷射泵溢流出来的液化气燃料返回到燃料箱;和
残留燃料回收机构,用于在柴油机停止后,将残留在燃料通道和溢流燃料管中的液化气燃料回收到燃料箱中;
所述残留燃料回收机构具有:
燃料循环管,其从供给管的中点处分支出来并连接到燃料箱上;
供给管打开/关闭机构,其在沿液化气燃料流动方向的供给泵的下游一侧设置在供给管中,并工作以打开和关闭供给管的流动通道;和
抽吸器,其设置在燃料循环管中并具有与燃料通道和/或溢流燃料管连通的抽吸口;
所述残留燃料回收机构被如此构造,以通过关闭供给管打开/关闭机构、在切断向喷射泵的供给的状态下,经供给管、燃料循环管和抽吸器将从供给泵输送的液化气燃料循环到燃料箱中;并通过基于所述循环而在抽吸器的抽吸口中产生的抽吸力将残留在燃料通道和溢流燃料管中的液化气燃料抽吸和回收到燃料箱中,
所述残留燃料回收机构还包括:
燃料循环管打开/关闭机构,其设置在燃料循环管中并工作以打开和关闭燃料循环管的流动通道;和
单向阀,其设置在供给管和燃料循环管之间的分支点与供给管打开/关闭机构之间,并工作以防止液化气燃料从喷射泵倒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博世汽车系统,未经株式会社博世汽车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3801073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