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立两便往复摆动式登脚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86927.3 | 申请日: | 200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9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文祥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盛炘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便 往复 摆动 式登脚 自行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往复摆动式登脚自行车。它既能像现有“回转式踏脚”自行车那样坐着骑行,又特别适合于平稳、轻松地,能很好利用身体自重来驱动的直立式骑行,故名为“坐立两便往复摆动式登脚”自行车,简称“复摆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自行车相传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自行车日趋完善,并形成品种繁多的车种。但综观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各式自行车,它们有一个百年不变的共同特点——即其“踏脚”的运动形式是回转式的。我们可以统称所有现行的各式自行车为“回转式踏脚自行车”。
分析现行自行车人驱动原理可知,虽然两踏脚杆绕同轴作回转运动,但人的双脚仍然是往复摆动。这有点像曲柄连杆机构,所不同的是人脚与踏脚板不是铰接,而是作单行程单方向的登踩作用,因此就单脚而言,每次登踏驱动施力的范围不大于180度。这每次登踏驱动施力范围,称为驱动角。现在要问这驱动角多大是适宜的。这关系到现行“回转式踏脚”自行车的合理性。为此有必要作如下理论的论证。
如图一所示,取人脚登力方向为X轴方向。(虽然实际登力的大小和方向均有所改变,但不大,为简明问题我们设它为常量,这不影响论证的正确性。)以踏脚杆回转轴心为原点“O”的苗氏座标系。
设:
1、P为人脚登踏驱动力(它与X轴平行)
2、R为登力作用点回转半径(也即踏脚杆长)
3、θ0每次登踏施加登力时的起始角。
4、θt每次登踏施力终止时的周角。
5、θ=θt-θ0每次登踏施力作用范围。(即前面所提到的驱动角)
6、S=Rθ是驱动角θ所对应的登力作用点的圆周上所转过的弧长。
7、F(θ)是周角为θX时登力P在圆周上的切向分力。
8、M(θ)=RF(θ)是周角为θX时作用于踏脚杆的转矩。
9、A是每次登踏人力所做的有效功。
则下面等式成立。
定积分(推导略)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文祥,未经丁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420086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组件插置的辅助治具
- 下一篇:动态模拟试验用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