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机或者发电机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480037269.1 | 申请日: | 200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K·G·H·费尔哈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拉斯科普库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47 | 分类号: | H02K3/47;H02K3/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机 或者 发电机 经过 改进 冷却系统 | ||
1.一种电动机或发电机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包括:外壳、称作“无槽”的管状定子夹层(4)、转子(2),且转子(2)具有设置在定子夹层(4)和转子(2)之间的永久磁铁和电绕组(25-26),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定子夹层(4)和转子(2)之间的冷却器(6),还在于绕组(25-26)设置在冷却器(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器(6)配设有朝向沿定子(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转子(2)沿径向定向的齿(12),并且在其中间界定了轴向定向的槽(13),以便冷却器具有传统定子夹层的外部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提到的齿(12)和槽(13)在冷却器(6)上均匀地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提到的绕组(25-26)围绕着上面提到的齿(12)来设置,藉此,绕组(25-26)具有在上面提到的槽(13)中延伸的轴向部分(25)和在定子(1)的两个远端上束在一起称作绕组头(27)的弯曲部分(2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器(6)由具有用于冷却液体的一个或者几个通道(15)的冷却元件(7)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提到的通道(15)轴向定向,并且在分别定子(1)的一个远端上连接至出口收集器(8),在定子(1)的另一个远端上连接至入口收集器(9)。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提到的冷却元件(7)由具有外管(10)和内管(11)的双壁管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管(10)是外径与定子夹层(4)的内径对应的圆柱形管,而内管(11)是具有轴向定向的齿(12)和槽(13)的波形管,藉此外管和内管(10-11)通过分隔物(14)彼此连接起来,其中分隔物(14)与外管和内管(10-11)一起界定上面提到的用于冷却液体的通道(1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元件(7)由轴向定向管(29)形成,其中管(29)形成上面提到的通道(15)并且在定子夹层(4)和转子(2)之间彼此相互等距离地设置,并且至少它们的远端装在固定在定子夹层(4)的两个环形凸缘(30)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定子,其特征在于,上面提到的管(2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面提到的绕组(25-26)的轴向部分(25)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提到的环形凸缘(30)配设有朝向转子沿径向定向的齿(33),并且在中间设置了上面提到的绕组(25)。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管(29)和绕组(25-26)的轴向部分(25)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使用传热并且电绝缘的填充材料(35)来填充。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提到的出口和入口收集器(8-9)每个都由限定环形室(37)的环形元件形成,藉此,环形元件逆着冷却元件(7)的远端连接至侧壁(19),并且侧壁(19)在上面提到的冷却元件(7)的通道(15)上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的环形元件通过外壁(16)连接至上面提到的外壳(3),并且还在于,至少一个孔(20-21)设置在外壁(16)中,所述孔在外壳(3)中分别与出口孔(21)入口孔(23)相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面提到的朝向转子(2)定向的壁(17)的环形元件中设置了凹部(36),绕组头部(27)在定子(1)的有关的远端上装在该凹部中。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提到的出口和入口收集器(8-9)由下列部分形成:外壳(3)限定的环形室(37);冷却元件(7);在冷却元件(7)内同心地设置的内管(38);以及环形盖子39,它连接至外壳(3)和上面提到的内管(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拉斯科普库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拉斯科普库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4800372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