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柱棒插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80043931.4 | 申请日: | 2004-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0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布雷恩·迪克;斯图亚特·威克尔;欧内斯特·可劳;艾伦·巴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赛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育栋;郑霞 |
地址: | 瑞士奥***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插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用于脊柱手术的手术器械。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的器械用于将纵向脊柱棒推入接合椎骨的脊柱植入物的棒容纳槽中。
发明背景
为了纠正因脊柱受伤或脊柱天然形成的缺陷所导致的脊柱畸形,在接骨手术中通常使用脊柱固定系统。典型的脊柱固定系统可以包括多个骨紧固件,该骨紧固件基本上沿脊柱长度排列,每一个都通过脊柱棒相互连接。脊柱棒被容纳在骨紧固件头部中形成的槽中。骨紧固件可以通过从紧固件头部延伸出来的螺纹杆或钩锚定到椎骨体的椎板或椎弓根上。此外,钩型骨紧固件还可以被锚定到横突上。
但是,因为将脊柱棒对准到骨紧固件头部形成的棒容纳槽中所涉及的问题,外科医生在进行这种手术时通常会遇到显著的困难。例如,因为脊柱的曲率或者各椎骨的大小和形状,骨紧固件的头部不能彼此之间垂直和/或水平对齐。这种错位要求弯曲脊柱棒,从而使脊柱棒能正确地固定在棒容纳槽中。此外,脊柱棒可以被弯曲,提供用于纠正脊柱缺陷的所选构型。所述脊柱棒也可以具有笔直的构型。通过脊柱棒将骨紧固件强制相互连接在一起可以将矫正应力转移到患者的脊柱上。
脊柱固定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骨紧固件称为顶加载骨紧固件。更具体地,所述骨紧固件可以包括头部以及用于接收封盖的顶部开口,该头部具有在其中延伸的U型棒容纳槽,该封盖将脊柱棒固定到U型槽中。所述U型槽与骨紧固件头部的顶部连通,形成容纳脊柱棒的通道。虽然其它形状也是可以的,但骨紧固件的头部本身通常是球形或者圆柱形,其壁的外侧表面可以呈弓形。
通常需要将脊柱棒复位(即移动)到骨紧固件U形槽中的器械。通常,要使用一个以上的手术器械,其中一个器械附着在骨紧固件上,在安装棒的过程中稳定骨紧固件的头部,或者作为第二手术器械的引导装置,该第二手术器械将脊柱棒引入U形棒容纳槽。需要两个手术器械的安装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外科医生不能空出一只手,可能需要多个医生来完成手术。或者,当使用单独手术器械来同时稳定植入物并对脊柱棒施加必要的引导力时,手术器械通常在U形槽的两侧接合骨紧固件的头部,这样至少一部分手术器械横跨U形槽。即通常所说的,手术器械以占据U形槽顶部开口上方的方式来附着,这大大限制了对开口槽的进入。此外,在U形槽两侧接合骨紧固件头部的棒复位器械受其相对于骨紧固件的进入角度的限制,不必要地使手术过程变得复杂,尤其是当手术区域的几何构型不允许外科医生同时抓住所述头部两个侧面并安装封盖时。因患者的固有解剖结构和被必须固定到骨紧固件头部中形成的U形槽的两侧面的手术器械所限制,手术区域会减小并更小。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将纵向脊柱棒推入骨紧固件中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紧固件优选包括头部和骨接合部,所述头部还包括顶表面、底表面、形成U形槽的两个侧壁以及顶部开口,从而使所述脊柱棒可以通过该顶部开口被引入U形槽中。所述骨紧固件的侧壁还可以包括具有凹槽的相对端面,所述凹槽具有一对端壁以及位于端壁中的用于接合手术器械的座。
所述手术器械可以包括支架装置和复位机构。所述支架装置的大小和结构可以被设计成接合所述骨紧固件,而所述复位机构的大小和结构被设计成使所述脊柱棒相对于该骨紧固件移动。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一对设置成剪叉状构型的枢轴连接元件,该支架装置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沟槽的区域,第二末端的大小和结构被设计成接合所述骨紧固件的头部。所述复位机构可以包括棒接触元件、外部支撑结构和垂直传动机构,所述棒接触元件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的大小和结构被设计成接触脊柱棒,所述外部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末端、第二末端、传动区和支架区,其中该支架区包括位于该支撑结构第一末端的第一开口,用于容纳该支架装置第一末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传动区包括用于容纳垂直传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的腔,该垂直传动机构包括纵向元件,该纵向元件被构造成接合支架装置的沟槽区域,从而使该垂直传动机构的移动相对于所属支架装置来移动所述复位机构。
所述沟槽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凹槽和突起,并且所述纵向件可以是至少部分带螺纹的,所述螺纹的大小和结构被设计成与该凹槽和突起相互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赛斯公司,未经芯赛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480043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以及存储器系统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