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包覆金属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1797.4 | 申请日: | 200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15412C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建;雷海乐;黎军;师红丽;罗江山;李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翟长明 |
地址: | 6219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金属 纳米 粉末 制备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 一种有机包覆金属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内容:A、有机包覆金属纳米粉末的制备装置中的放电管、连接管、接收器、收集容器抽真空;B、向放电管通入氢气、有机气体和作为金属纳米粉末输运的、约1个大气压的惰性气流;C、加在放电管上的高频高压电源的工作电压为1kV~35kV、工作频率为20kHz~40kHz,通电,调节放电管的工作频率和电压,直到在放电管内产生均匀、连续、稳定的高压等离子体;D、使金属纳米粉末在惰性气流的定向输运下进入由氢气、有机气体和惰性气体生成的高压等离子体区;E、高压等离子体区由氢气、有机气体和惰性气体生成的高压等离子体中的氢和碳离子或原子吸附在金属纳米粉末表面上,在金属纳米粉末表面上生成一层主要组成为碳氢的有机薄膜,将金属纳米粉末包覆起来;F、在气流的定向输运下,被有机薄膜包覆的金属纳米粉末穿过高压等离子体区、进入收集容器。
2. 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的有机包覆金属纳米粉末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装置含有金属纳米粉末原料进入部分(10)、金属纳米粉末分级管道(14)、未反应的金属纳米粉末收集容器(15)、连接管道I(16)、有机气体进入口(17)、氢气进入口(18)、惰性气体进入口I(11)、惰性气体进入口II(12)、连接管道II(19)、有机包覆的金属纳米粉末接收器(20)、有机包覆的金属纳米粉末收集容器(21)、真空泵(22)、高压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中高压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高频高压电源(9)和放电管;其连接关系是,金属纳米粉末原料进入部分(10)设置有惰性气流进入口I(11)和惰性气体进入口II(12),金属纳米粉末原料进入部分通过金属纳米粉末分级管道(14)、连接管道I(16)与用于产生均匀、连续、稳定的高压等离子体的高压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管连接,在金属纳米粉末分级管道(14)外设置有水冷装置及冷却水入口(13-1)和冷却水出口(13-2),在金属纳米粉末分级管道(14)的下方还设置有未反应的金属纳米粉末收集容器(15);放电管下端分别设置有有机气体进入口(17)和氢气进入口(18);放电管通过连接管道II(19)与有机包覆的金属纳米粉末接收器(20)及有机包覆的金属纳米粉末收集容器(21)连接;有机包覆的金属纳米粉末接收器(20)的下端设置有一出口与真空泵(22)连接;其中加在放电管上的高频高压电源(9)的工作电压为1kV~35kV、工作频率为20kHz~40kHz。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包覆金属纳米粉末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管采用圆柱形结构,从管内向管外依次排布为高压电极(5)、紧靠高压电极的介质阻挡层(7-1)、作为高压等离子体区的放电间隙(8)、紧靠接地电极的介质阻挡层(7-2)和接地电极(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100217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