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路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60887.4 | 申请日: | 200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忻伟国;陈斌;潘凌震;朱森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4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路测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的测量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对CDMA通信网络的终端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测试CDMA无线网络的空中接口仪器,包括带有GPS定位功能的天线安装在测试车顶部,通过数据线与便携计算机相连,将测试手机置于车内并与便携式计算机相连,由便携式计算机内的测试控制软件进行网络数据的采集测量。这种测试设备庞大、笨重,需要花费较多物力、人力和时间,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无线通信CDMA网络测试的需要。国外推出的测试CDMA2000 1X EV/DO网络空中接口的仪器,但其价格昂贵,动辄在3-5万美元,性能价相比无法被区域性台站接纳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区域性台站使用的需要,设计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性能价格比适合国情的网络路测仪,以实现对CDMA网络系统的空中接口信息进行正确、有效的采集和分析,找出系统在网络覆盖、信号质量、用户容量、协议传输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调整基站参数、位置、容量等来达到使整个网络协调运行的目的。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满足高档路测仪的协议数据输出的基础上提高测试设备的接收精度和稳定度。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无线网络路测仪,它包括测试设备单元、主控制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以及它们互相连接的接口单元和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测试设备单元由高精度晶体振荡器电路、射频模块、切换电路、通信电路、串口电路和MC接口电路组成;高精度晶体振荡器电路接入射频模块的输入端,射频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与切换电路、通讯电路和串口电路相连接;测试设备单元通过接口单元与主控制单元组合成网络路测仪。
射频电路采用民用级的CDMA2000 1X(EV DO)射频接收和发射模块改造成符合测试标准的仪器级测试模块,重点在于提高测试的精度和仪器的稳定度。在射频电路的输入端外置高精度晶体振荡器电路和射频天线,而且高精度晶体振荡器内含温度补偿电路以提高测试单元的精度和稳定度。
在上述对硬件结构改造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合适的控制软件,增加了单条指令对网络参数、系统参数、接入参数、切入参数、导频集等的直接测量,以上测试可以进行组合测试和自动测试,有效地解决了测试的智能化,仪器的测试的精度和稳定度都提高一个数量级,由原来的3ppm提高到0.3ppm,大大地缩小体积和重量,真正做到小巧,便于个人携带、性能价格比都适合区域性台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网络路测仪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主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电路图。
图3为高精度晶体振荡电路图。
图4为测试单元的切换电路图。
图5为UART串口电路图。
图6为USB接口电路图。
图7为显示电路图。
图8为键盘电路图。
图9为电源控制电路图。
图10为路测仪整体功能框图。
图11为路测应用软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看图1。
测试设备单元包括:高精度晶体振荡电路6、射频模块7、切换电路10、通讯电路11、串口电路12和MC接口电路13。射频模块7包括射频接收电路8和射频发送9。
主控制器单元包括:微处理器电路16和存储模块17、对外通讯电路23、USB接口电路24、MC接口电路25和微处理器外围电路26。存储模块17包括RAM存储电路21、程序存储电路22和数据存储电路23。微处理器16还包括采集控制电路18、测试控制电路19、分析综合处理控制电路20。
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用户识别卡及其电路14、语言输入/输出接口电路5、输入键盘电路28和显示电路27。
接口单元包括串口电路12、USB接口电路24、MC接口电路13、25以及PC机USB接口4。
电源电路包括电池组、电源控制电路3和+5V升压电路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10060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