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眼安全自喇曼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0510129358.5 | 申请日: | 2005-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6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志;林文雄;黄见洪;郑晖;林季鹏;许灿华;李锦辉;史斐;林授群;陈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08 | 分类号: | H01S3/108;H01S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激光器 | ||
一种人眼安全自喇曼激光器涉及固体激光器领域。采用Nd:KGW晶体,其特征在于:在Nd:KGW晶体的远输出镜端面,镀上对1.538um高反、对1.067um、1.351um增透膜。本发明缩短了1.538um激光腔长,使它在腔内的损耗减小,并且它在腔内的有效振荡次数增多,这样提高了喇曼频移效率,并且缩小了1.538um激光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激光峰值功率,而且产生的1.538um激光不经过电光Q开关,使LN晶体不易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激光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军用的二代激光测距仪波长是1.064um。1.06μm波长被发射后经人眼聚焦进入视网膜,在很短的距离上若不加防护观察,可以使人眼永久致盲。这就要求第三代激光测距仪,对人眼无伤害。1.54μm进入人眼视网膜以前被人眼的液体部位吸收和耗散掉了,实现了对人眼安全。而且1.54um的激光处于1.5-1.8um的大气传输窗口,对烟、雾的穿透能力强,可用室温工作的Ge和InGaAs探测器而无需低温制冷。这类激光测距仪在军用上为步兵和炮兵前沿侦察、对空防御和坦克火控提供人眼安全及较廉价的激光测距仪器。Eugene V.Raevsky等人在2000年的SPIE会议[SPIE 2000.Vol.4035:363-366]报道了用Nd:KGW晶体自喇曼频移激光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1、4为腔镜,产生的1.351um激光和1.538um激光均在腔内振荡,这样,1.538um激光的激光腔长与1.351um的激光腔长一样,使它在腔内的损耗大及产生的脉冲激光脉宽较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Eugene V.Raevsky等人关于自喇曼频移激光器的设计,有效缩短1.538um激光腔长,降低腔内损耗。
本发明的构造与Eugene V.Raevsky等人关于自喇曼频移激光器的设计一致。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眼安全自喇曼激光器,主要包括第一谐振腔腔镜、电光QNd:KGW晶体、泵浦系统以及第二谐振腔腔镜,其特征在于:在Nd:KGW晶体的远输出镜端面A镀有对1.538um高反、对1.067um、1.351um高透的介质膜,在Nd:KGW晶体的端面B镀有对1.538um、1.067um、1.351um高透的介质膜。
本发明依光传播方向为序依次包括第一谐振腔腔镜、电光Q开关、Nd:KGW晶体、泵浦系统、第二谐振腔腔镜。各部分的设计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完成。
所说的谐振腔腔镜,通过镀膜技术使1.351um光在腔内起振的同时使1.067um光高损耗而无法起振,同时在腔内产生喇曼散射,输出1.538um的激光;
所说的电光Q开关使腔内产生1.351um巨脉冲激光;
所说的Nd:KGW晶体,它在腔内既是激光晶体又是喇曼晶体;
所说的泵浦系统,可以为氙灯、氪灯泵浦或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
在Nd:KGW晶体两端面镀有对1.067um、1.351um增透膜,在其中一个端面另镀上1.538um的高反膜,这样缩短了1.538um激光腔长,使它在腔内的损耗减小,并且它在腔内的有效振荡次数增多,这样提高了喇曼频移效率,并且缩小了1.538um激光的脉冲宽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Eugene V.Raevsky等人关于自喇曼频移激光器的设计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高效人眼安全自喇曼激光器的实例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10129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实战射击训练系统
- 下一篇:轴向柱塞式液压泵的电磁阀卸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