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电脑通用之全汉字无重码三角数码专业分类输入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30906.6 | 申请日: | 200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蔡颖佶;徐鹏;蔡伟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颖佶;徐鹏;蔡伟维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H04M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电脑 通用 汉字 重码 三角 数码 专业 分类 输入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对手机和电脑进行汉字输入的手机按键输入法和电脑键盘输入法。尤其是一种无需字母仅利用0-9十个阿拉伯数字进行形码简繁汉字输入的手机按键输入法和在全汉字(简繁僻异古)范围内按专业分类进行输入汉字或词组的汉字键盘输入法。它同时适用于手机和台式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一帧定序无重码出现,无需翻页。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的汉字输入法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总的来说,不外乎是音码输入法、形码输入法、音形码输入法、形音码输入法。这些都是键盘输入法(此外,还有需要增添外设的语音输入法及手写输入法等等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非键盘汉字输入法,省略)。有的易学难用,有的易用难学,还有的难学难用。更重要的是取码有多种可能,不具有唯一性。
众所周知,汉字中的同音字非常多,由于各种音码输入法使用汉语拼音来进行汉字输入,产生重码的概率非常大,给使用带来不便。音形码和形音码也或多或少存在这种缺陷。在当前信息社会,无论使用手机还是电脑,熟悉汉字拼音的青少年用户尚且嫌其选择过程耗时,而更愿意使用简单易学的实用汉字输入法。何况越来越多的中老年用户日常需要使用手机和电脑。他们中绝大部份人对于汉字拼音不熟悉,特别是对前鼻音、后鼻音、卷舌音、翘舌音等时常弄错,从而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无法顺利使用。与音码输入法比较而言,形码输入法因只需按三、四次键择字而较有优势(不包括按键次数太多的笔画输入法)。
形码输入法是根据汉字的外形来编码,输入时无需考虑该字的汉语拼音,只要根据汉字字形,即使不认识该字也不要紧,照样可以输入。但它却因字根太多,不便记忆,同时还受到英文字母键的限制。例如,闻名遐迩的五笔输入法有130多个字根,很难记忆,还经常因笔画搭配可出现不同方案产生岐义而令人不知所措,以至于需要连篇累牍地出版解释书籍。而随后出现的输入法,有的只是在编入内容方面有所增加,还有的按键次数多达六、七次。
显然,不管是音码输入法还是形码输入法,也不管是音形码输入法、形音码输入法还是新出现的输入法,各种汉字输入法都使用26个英文字母键进行汉字输入。外国人发明的这种键盘当然对外文输入更实用,中国人用起来就觉得英文字母的分布很没有规律,更不便于记忆字母键的准确位置。从而给电脑汉字输入的使用带来了难学难用的烦恼。
符合国家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GB系列标准的汉字多达20,000字以上(例如包括异体字、繁体字、冷僻字多达20902字或27533字或更多,简称汉字大字符集)。即使采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也有简化通用汉字7000个左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26日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也有简化汉字3,500个左右。
为了在键盘的按键上分布如此之多的汉字,在众多的汉字输入法当中,无论是音码输入还是形码输入,无论是音形码输入还是形音码输入,除了采用按键较多的字母键(26个键)以外,甚至还要用上标点符号键,以尽可能减少重码的机会。但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当需要使用标点符号键的场合,就感到不敷应用;当汉字和英文需要同时输入的场合,就要进行按键切换,带来新的麻烦。
由于汉字太多,为了避免重码过多,一般说来汉字的字符集都不可能做得很大,难以做到汉字全输入(或称全汉字全输入)。采用7,000个字的简化通用汉字的输入法居多。否则就容忍重码,或者增加按键次数。
可以认为,以往的电脑汉字输入法没有考虑汉字大字符集的需求,固然是为了大力推广简化汉字,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采用汉字大字符集必将大大增加重码的机会从而大大增加汉字输入法的编码难度。这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技术上也难以解决。更重要的是,以往的电脑汉字输入法由于受到大字符集汉字超量和极易出现重码的多重限制,按专业分类进行输入无法实现,只好各种专业共用一套字库,以致如下弊端不可避免:专业范畴内的字和词汇怎么也找不到。词组输入时,不相干的词组却又频繁出现而要不断删除。
还有,在某些场合下,比如需要确定身份的场合,姓名找不到合适的字进行输入,给十分重视姓名输入的户籍登记、银行取款、证件发放、社保记录、工资发放、财务报销、档案备案、学校注册、发票填写、病员登记、药费凭证、出榜公布、选举投票和普查人口等各种需要使用电脑的场合均带来不便。
又比如考古学研究和古籍研究、出版、使用的场合,常因冷僻字、异体字、古体字百寻不见而影响工作。
为了让汉语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一大部分人群对汉字输入的需求,对汉语拼音对照和汉译英输入以及中英文同显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并解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颖佶;徐鹏;蔡伟维,未经蔡颖佶;徐鹏;蔡伟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10130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