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单一综合湿度/通风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02574.1 | 申请日: | 200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2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R·K·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2 | 分类号: | B01F3/02;G05D21/00;F25D17/04;F25D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凯;王勇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暖 通风 空调 系统 中的 单一 综合 湿度 控制 装置 | ||
1.一种用于HVAC系统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包括:
集中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可用来控制供暖季节和供冷季节期间实际的室内温度、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和实际的室内新鲜空气级,以及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可用于在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级低于期望的时候改变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还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相对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可用来接收来自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相对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的输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还包括用户可操作的用户界面,用来输入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的室内温度、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湿度和用户期望的室内新鲜空气级,其中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输入而生成信号以控制所述实际的室内温度、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和所述实际的室内新鲜空气级,从而达到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的室内温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湿度和所述用户期望的室内新鲜空气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在供暖模式和供冷模式下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在所述供暖模式下工作时,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的室内温度包括用户期望的室内供暖温度,且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湿度包括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供暖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高于所述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供暖湿度时,所述实际的室内新鲜空气级被增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低于所述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供暖湿度时,所述实际的室内新鲜空气级被降低。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在所述供冷模式下工作,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的室内温度包括用户期望的室内供冷温度,且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湿度包括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供冷湿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低于所述用户期望的室内相对供冷湿度时,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被增加。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高于所述供冷室内相对湿度时,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被降低。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集中控制装置通过选择性地启动和停止HVAC系统的至少一个装置来控制所述实际的室内温度、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和所述实际的室内新鲜空气级。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输入用户输入的用户界面并且其中所述集中控制装置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至少一个环境输入,基于所述用户输入和所述至少一个环境输入来计算有效Δ值,基于所述有效Δ值来确定最大容许室内相对湿度,以及调节所述实际的室内相对湿度至小于所述最大容许室内相对湿度的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输入代表楼宇结构特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一综合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输入是用户可选择的湿度。
15.一种HVAC系统,包括:
单一综合集中控制装置;
温度控制装置;
湿度控制装置;
通风机装置;以及
送风机装置,其中:所述单一综合集中控制装置可用来控制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湿度控制装置、所述通风机装置和所述送风机装置以在供暖季节和供冷季节达到用户期望的设置值,其中,所述单一综合集中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以改变实际室内湿度级而接近期望的室内湿度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HVAC系统,其中所述送风机被选择性地启动和停止以控制感热比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025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