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入口旋转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07240.3 | 申请日: | 200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9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K·S·多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气涡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5/02 | 分类号: | F03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 捷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口 旋转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旋转工具。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机械安装的、加 压流体驱动的旋转工具。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外壳的旋转装置,该外壳 具有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转子可旋转地安装在外壳中,并 且与第一和第二流体入口连通。
本发明也涉及通过设置外壳和安装在外壳中的转子,将旋转工具 与流体源连接的方法。第一和第二流体入口设置在外壳上,各自和转 子连通。第一流体入口中插入有塞子,而第二流体入口与高压流体源 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工具的横截面图。
图2A和2B是安装到CNC机器上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工具的侧 视图。
图3A和3B是安装到机械夹具上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工具的侧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旋转装置总体示为10。这里描述 的示例性装置是具有无油高压空气推动的涡轮转子的气动工具,然而,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概念可用于或者适用于具有任何类型的流体驱 动马达,例如叶片式马达,并由任何类型的压缩流体驱动的任何旋转 工具。
如图1中所示,旋转工具10总体上具有外壳13,该外壳13由前 部12、螺纹连接到前部12的后部14、和螺纹连接到后部14的端盖24 形成。如下文中更详细说明的,前部12包括可以附设夹具的、具有较 大直径的部分。前部12的具有较大直径的部分包括在其内部形成的马 达室15,和安装在马达室15中的转子16。
外壳13的后部14包括第一流体入口34,其具有与转子16的旋转 轴线A大致垂直的纵向轴线B。第一流体入口34与转子16连通,适 于接收加压流体并将加压流体输送到转子16。第一流体入口34由贯穿 外壳13的后部14的侧壁的孔腔形成,并例如通过在孔腔的至少一部 分上形成螺纹,而适于接收来自高压气源的软管、入口管接头、或者 塞子,如下文中更详细说明的。入口管接头36螺纹连接到第一流体入 口34中,并具有与第一流体入口34连通的贯穿孔腔37。例如通过在 孔腔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螺纹,入口管接头36适于接收来自高压气源 的软管或者塞子,如下文中更详细说明的。
外壳13的后部14还包括第二流体入口32,其具有与转子16的旋 转轴线A大致平行的纵向轴线。第二流体入口32与转子16连通,适 于接收加压流体并将加压流体输送到转子16。第二流体入口32由贯穿 外壳13的后部14的端部的孔腔形成。具有与转子16的旋转轴线A大 致平行的纵向轴线的大致圆柱形的柄30一体形成在外壳13的后部14 上,从后部14的端部延伸,并可作为将旋转工具10连接到机器上的 安装部件,如下文中更详细说明的。柄30具有贯穿其中的孔腔33,该 孔腔与第二流体入口32连通,允许柄30接收加压流体并将加压流体 输送到第二流体入口32,如下文中更详细说明的。例如通过在孔腔的 至少一部分上形成螺纹,柄30适于接收来自高压气源的软管或者塞子, 如下文中更详细说明的。一对0形圈31安装在柄30的外壁中的凹槽 内。
后部14内有消声器26,其可由类似毛毡的材料构成,适于消除由 排出的流体引起的噪音。另外,端盖24包括一个或多个孔21,各自具 有预定的直径,适于允许加压流体从马达室15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气涡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空气涡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07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双向查询及监控的广告管理及查询系统
- 下一篇:旋转式热力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