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接收器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30182.6 | 申请日: | 200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金航;J·格拉布纳;黄骏;D·W·T·霍 | 申请(专利权)人: | 娜维尼网络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H04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怡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接收器 增益 控制系统 | ||
1.一种通信接收器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包括:
可变增益模块,用于响应于输入信号而输出输出信号;
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输出信号并且输出表示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检测信号;
业务监视器,用于监视所述输出信号并且输出表示所述输入信号的业务配置将改变的业务配置信号;
增益计算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业务配置信号而输出增益调节值;以及
增益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增益调节值而输出增益控制信号至用于确定所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增益的所述可变增益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业务配置包括关于下列的信息:所述输入信号的调制类型、所述输入信号的业务信道数量、所述输入信号的编码方案、所述输入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或者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业务配置包括关于调制类型、业务信道数量、编码方案或者数据传输速率何时改变和如何改变的一个或者多个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业务配置信号表示所述业务配置在接下来的增益更新周期中不改变时,所述增益调节值通过将预定当前参考信号强度与平均信号强度比较而确定,所述平均信号强度是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强度在预定窗口中的均方根值(RM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预定当前参考信号强度是通过所述接收器的动态范围、所述输入信号的波顶因子以及所述接收器要求的最低信噪比(SNR)而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平均信号强度小于所述预定当前参考信号强度时,所述增益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增益调节值而提高所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平均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定当前参考信号强度时,所述增益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增益调节值而降低所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增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业务配置信号表示所述业务配置在接下来的增益更新周期中会改变时,所述增益计算模块计算预期参考信号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业务配置信号表示所述业务配置在接下来的增益更新周期中将改变时,所述增益调节值通过将预定当前参考信号强度与平均信号强度比较而确定,并考虑了所述预期参考信号强度和所述预定当前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平均信号强度是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强度在预定窗口中的均方根值(RM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预定当前参考信号强度是通过所述接收器的动态范围、所述输入信号的波顶因子以及所述接收器要求的最低信噪比(SNR)而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用于在所述输出信号分别被所述检测器和业务监视器检测和监视之前将所述输出信号从模拟格式转换为数字格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用于在所述输出信号被所述检测器检测之后并且在所述输出信号被所述业务监视器监视之前将所述输出信号从模拟格式转换为数字格式。
13.一种通信接收器的前摄增益控制系统,包括:
可变增益模块,用于响应于输入信号而输出输出信号;
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输出信号并且输出表示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检测信号;
业务监视器,用于监视所述输出信号并且输出表示所述输入信号的业务配置将改变的业务配置信号;
增益计算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业务配置信号而输出增益调节值;
增益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增益调节值而输出增益控制信号至用于确定所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增益的所述可变增益模块;以及
模拟数字转换器,用于在所述输出信号分别被所述检测器和业务监视器检测和监视之前将所述输出信号从模拟格式转换为数字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娜维尼网络技术公司,未经娜维尼网络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01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