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来干燥并加热处理材料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0191.5 | 申请日: | 2005-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克力斯蒂安·卡林;布赖恩·N·乔伯尔;阿尔文·W·费得肯赫尔;约翰·S·约纳森;亚历山大·斯塔罗撒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斯雷纽IP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0 | 分类号: | F26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颜涛;王漪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来 干燥 加热 处理 材料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来处理废料给料的方法,其包括:
使燃气涡轮发电机工作,从而产生电力并产生温度超过1000的排气;
使该温度超过1000的排气与重量含湿量至少约为30%的废料给料在一干燥容器中进行接触,其接触时间应充分,从而能在废料给料不出现明显氧化的条件下足以产生一重量含湿量大约小于20%的干料。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与废料给料接触的排气其初始温度大约在1000到160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废料给料至少包括大约50%重量的水分。
4、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下面的操作步骤:对肥料细粒化、球化或颗粒化从而生产出一种适于常规干燥产品处理、运输或使用的产品。
5、一种对废料给料进行处理的方法,其包括:
使一燃气涡轮发电机运行从而产生电力和排气;
使该排气与重量含湿量至少约为30%的废料给料在一干燥容器中进行接触,其接触时间应充分从而能在废料给料不出现明显氧化的条件下足以产生一重量含湿量大约小于20%的干料。
将该干燥加工并形成细粒、球形或颗粒状的产品,该产品适于常规干燥产品的处理、运输或使用。
6、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的干燥产品的重量含湿量至少约为10%。
7、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的给料包括有机废料。
8、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的给料包括无机废料。
9、一种用来处理废料给料的装置,其包括:
一个燃气涡轮;以及
一干燥容器,其适于通过一个连接装置来接收来自燃气涡轮的排气,同时还适于接收废料给料;
其中燃气涡轮和干燥容器之间的连接装置基本能防止空气被引入到干燥容器中。
10、如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中燃气涡轮和干燥容器之间的连接装置基本能将100%的燃气涡轮排气导入到干燥容器中。
11、如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中的干燥容器适于通过排气与废料给料的直接接触来干燥或热处理一废料给料,从而生产出一种转变后的材料。
12、如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一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适从干燥容器接收转变后的材料,并将该材料做成细粒状、球状或颗粒状。
13、如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中燃气涡轮包括一燃气涡轮发电机。
14、如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中的干燥容器适于利用排气的热量来间接加热废料给料。
15、一种转变后的材料,其包括一废料给料,其中的废料是在足够的温度下,并在没有明显氧化的条件下热处理足够的时间进行破坏或转变成无害的形式,此时废料给料,其中废料给料中几乎所有的有害成分,这包括不需要的有机体、微生物、活的种子、害虫、抗生素、激素、锯天牛或病毒等均被破坏或转变。
16、一种产品,其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变后的材料,其形式为细粒状、球状或颗粒状这些适于常规干燥产品处理、运输或使用的形式。
17、一种产品,其包括一废料给料,该废料给料是在足够的温度下,并在没有明显氧化的条件下热处理足够的时间从而形成一种自缠结废料,该废料适于做成细粒、球状或颗粒状产品,其适于进行常规干燥产品的处理、运输或使用。
18、如权利要求17的产品,其至少包括15%重量的水分。
19、一种产品,其包括一废料给料,该废料给料是在足够的温度下在没有明显氧化的条件下热处理足够的时间,从而使废料具有自缠结性,并且将废料做成细粒、球状或颗粒状,其适于进行常规干燥产品的处理、运输或使用。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的有机肥料或土壤增效剂,其至少包括15%重量的水分。
21、一种加工废料给料的可移动系统,其包括:
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干燥单元,其适于干燥一废料给料,从而生产出一种转变后的材料;以及
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加工单元,其适于将来自干燥单元的改变了的材料转换成一种形式适于常规处理和运输或使用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雷纽IP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伊斯雷纽IP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01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