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座位重新定位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32147.8 | 申请日: | 200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S·C·比尔格;M·P·加拉格尔;K·A·吉利兰;E·J·汉森;L·M·克卢弗;J·G·波拉克;S·R·普尔斯坎普;C·J·雷科;A·M·鲁珀特;G·L·托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朗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00 | 分类号: | A47C1/00;A47C31/00;B60N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座位 重新 定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车辆座位结构,包括:
操作人员座位(10、60),该操作人员座位有可调节的特征;
第一控制区域(100);
第一控制元件(106),该第一控制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内,这样,相对于操作人员、所述第一控制元件(32)和所述操作人员座位而确定第一工作操作位置;以及
座位调节元件(34),该座位调节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内,这样,由所述操作人员在不中断所述第一工作操作位置的情况下选择性地控制所述操作人员座位的所述可调节的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包括控制手柄(100),所述第一工作操作位置包括手与所述控制手柄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包括操纵杆(102),所述第一工作操作位置包括手与所述操纵杆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用手指操作的控制元件(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32)和所述座位调节元件(34)位于所述操作人员座位(10、60)的扶手(74)上并相互邻近,这样,各所述第一控制元件和所述座位调节元件能够在不中断所述第一工作操作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区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操作人员的手的存在的传感器(110),所述手的存在构成所述第一工作操作位置的一个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32)和所述座位调节元件(34)设置得能够伴随着所述操作人员座位(10、60)的所述可调节的特征的控制而同时执行涉及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的操作的第一任务,且不中断所述第一工作操作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二控制元件(32),该第二控制元件(32)布置得使得相对于操作人员、所述第二控制元件、所述座位调节元件和所述操作人员座位(10、60)而确定第二工作操作位置,其中,所述操作人员能够在不中断所述第一或第二工作操作位置的情况下从涉及所述第一控制元件(32)的第一任务转变成涉及所述第二控制元件的操作的第二任务,且在从所述第一工作操作位置转变成所述第二工作操作位置之前、过程中或之后,所述操作人员座位的所述可调节的特征由所述操作人员选择性地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座位调节元件(34)的操作释放所述操作人员座位(10、60)的所述可调节的特征,用于在向前、向后、横向或旋转重新定位中的至少一个上进行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
所述操作人员座位(10、60)的所述可调节的特征通常锁定在至少两个指定位置中的选定的一个位置处;以及
所述座位调节元件(34)包括用于选择地释放所述可调节的特征以便重新定位的控制元件(32),其中,所述操作人员座位的所述可调节的特征通过所述座位调节元件的释放而锁定在所述至少两个指定位置中的下一个位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可调节的特征可在固定数目的离散锁定位置之间进行调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可调节的特征可在一定位置范围内进行无限调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所述座位调节元件(34)位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的水平平面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位结构,其中:
所述操作人员座位(10、60)包括扶手(28、30、74);
所述第一控制区域位于所述扶手上;以及
所述座位调节元件(34)位于所述扶手的水平平面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朗设备公司,未经克朗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21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