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液体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33171.3 | 申请日: | 200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6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德富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秀武;黄可峻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含氮液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容纳了含有厌氧氨氧化菌及氨氧化菌的生物污泥的反应容器中引入一定量的含氨态氮被处理液,
以不妨碍厌氧氨氧化菌增殖的量供给含氧气体,利用氨氧化菌将一部分氨态氮亚硝酸化为亚硝态氮,同时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使生成的亚硝态氮与另一部分氨态氮进行反应而脱氮,
在反应容器内的溶解氧浓度的测定值相对于常时增加20%以上或ORP的测定值相对于常时增加50%以上时停止含氧气体的供给,结束硝化及脱氮。
2、含氮液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容纳了含有厌氧氨氧化菌及氨氧化菌的生物污泥的反应容器中引入含氨态氮被处理液一批次处理量的40~60%,
供给含氧气体,利用氨氧化菌将氨态氮亚硝酸化为亚硝态氮,
在反应容器内的溶解氧浓度的测定值相对于常时增加20%以上或ORP的测定值相对于常时增加50%以上时停止含氧气体的供给,
引入被处理液的剩余部分,与反应液混合,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使生成的亚硝态氮与氨态氮进行反应而脱氮。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厌氧氨氧化反应结束后添加有机物,利用异养细菌进行二次脱氮反应。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生物污泥是通过在载体内部负载的厌氧氨氧化菌表面上被覆氨氧化菌而形成的。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停止含氧气体供给后,对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液的一部分作为处理液排出。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脱氮处理后,对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液的一部分作为处理液排出。
7、含氮液体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纳含有厌氧氨氧化菌及氨氧化菌的生物污泥的反应容器、
向反应容器中引入含氨态氮被处理液的被处理液导入通道、
以不妨碍厌氧氨氧化菌增殖的量向反应容器供给含氧气体,利用氨氧化菌将一部分氨态氮亚硝酸化为亚硝态氮,同时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使生成的亚硝态氮与另一部分氨态氮进行反应而进行脱氮的含氧气体供给部件、
测定反应容器内的溶解氧浓度或ORP的测定装置、和
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以使得向反应容器内导入一定量的被处理液并供给含氧气体,在测定装置的溶解氧浓度测定值相对于常时增加20%以上或ORP测定值相对于常时增加50%以上时停止含氧气体的供给,结束硝化及脱氮。
8、含氮液体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纳含有厌氧氨氧化菌及氨氧化菌的生物污泥的反应容器、
向反应容器中引入含氨态氮被处理液的被处理液导入通道、
向反应容器供给含氧气体,利用氨氧化菌将氨态氮亚硝酸化为亚硝态氮的含氧气体供给部件、
使反应容器的反应液和被处理液进行混合的混合装置、
测定反应容器内的溶解氧浓度或ORP的测定装置、和
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以使得导入被处理液一批次处理量的40~60%,供给含氧气体进行硝化,在测定装置的溶解氧浓度测定值相对于常时增加20%以上或ORP测定值相对于常时增加50%以上时停止含氧气体的供给,引入被处理液的剩余部分与反应液混合,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进行脱氮。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中具备用于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完成后添加有机物,利用异养细菌进行二次脱氮反应的有机物添加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栗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31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