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间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3866.1 | 申请日: | 2005-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8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拉达梅斯·比诺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物医学责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 | ||
1.一种适合插入在两块椎骨(V)之间的骨间隔器(T),其具有适合与所述两块椎骨(V)接触的两个主表面(T2),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主表面(T2)上,设有一或多个突出部(S)以及一或多组附加突起或齿部(D),其中,所述突出部适合防止所述间隔器(T)从所述椎骨之间移位;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突出部(S)是半球形或球面块形的,并且适合啮合到为此而设置在至少一块椎骨上的凹腔内,由此防止所述间隔器(T)从所述椎骨之间移位;
所述突起或齿部是三角形的,以防止所述间隔器(T)从所述椎骨移位;
所述骨间隔器(T)设有至少一个通道(Tf),其用于至少使所述两个主表面(T2)彼此连通;并且所述骨间隔器(T)包括海绵状材料,所述材料适合至少使所述骨间隔器的所述两个主表面(T2)相连通;
所述骨间隔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内部通道(Tc),其适合使所述间隔器(T)的面向椎骨的一或两个主表面(T2)与所述间隔器(T)的侧面(T1)连通,在所述间隔器(T)被插入所述椎骨之间之后该侧面保持可被操作者触及;
在面向椎骨的一或两个主表面(T2)上设有一或多个径向凹槽或凹腔(Ts),所述一或多个径向凹槽或凹腔(Ts)与所述内部通道(Tc)的出口(Tc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或球面块形突出部(S)和所述突起或齿部(D)都被或者一方被设置在所述间隔器(T)的一或两个主表面(T2)上。
3.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S)和所述突起或齿部(D)彼此排成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单独的T形通道(Tc),其与面向椎骨的两个相反的主表面(T2)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L形通道(Tc),每个L形通道分别与面向椎骨的一个主表面(T2)连通。
6.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其是对称的。
7.一种适合插入两块椎骨之间的骨间隔器(T),其具有两个主表面(T2),它们适合面向所述两块椎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或多块板(P),其适合与间隔器(T)的一或两个主表面(T2)连接,其中,每个板(P)适合插入间隔器(T)和椎骨之间;至少一块板(P)在与间隔器(T)相对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半球形或球面块形突出部(S),其适合啮合在至少一块椎骨上适宜地制备出的凹腔内,以及/或至少一个三角形突起或齿部(D),用以防止所述间隔器(T)从所述椎骨移位;
设有至少一个内部通道(Tc),其适合将所述间隔器(T)的面向椎骨的一或两个主表面(T2)与其侧面(T1)连通,在将所述间隔器(T)插入所述椎骨之间后该侧面保持可被操作者触及;
在面向椎骨的一或两个主表面(T2)上设有一或多个径向凹槽或凹腔(Ts),所述一或多个径向凹槽或凹腔(Ts)与所述内部通道(Tc)的出口(Tc1)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在面向椎骨的至少一个主表面(T2)上设有一或多个肋(Tr),用于连接和对中所述板(P),其中,所述板(P)具有板凹槽(Pr),其适合连接所述间隔器(T)并且防止所述板相对于间隔器(T)的表面(T2)的任何滑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在面向椎骨的至少一个主表面(T2)上设有一或多个骨间隔器凹槽,它们适合连接和对中所述板(P),其中所述板(P)具有肋,它们适合连接所述一或多个骨间隔器凹槽,并且由此防止板相对于间隔器(T)的主表面(T2)的移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单独的T形通道(Tc),其与面向椎骨的两个相反的主表面(T2)连通。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L形通道(Tc),每个L形通道分别与面向椎骨的一个主表面(T2)连通。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间隔器(T),其特征在于,每个板凹槽(Pr)比所述板(P)的整个厚度浅,其中,所述板(P)还具有通孔(Pc),其与间隔器(T)的内部通道(Tc)的出(Tc1)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物医学责任有限公司,未经生物医学责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38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