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7555.2 | 申请日: | 200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2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孝文;小林悠 | 申请(专利权)人: | 膳魔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徐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隔热容器,特别是有关于接合内容器和外容器、将此内容器和外容器之间设置的空隙部作真空排气而形成的玻璃制的隔热容器。
背景技术
习知玻璃制的隔热容器系在外容器的内部设置一定的空隙部,配置内容器,使口部附近熔融,使该内容器的口部和外容器的口部一体地接合,藉由将空隙部作真空排气,设置真空隔热层而被形成。又,为了减低隔热容器的内外之间的热的移动,在内容器的外面,被覆ITO膜(在铟(In)的氧化物植入(doping)锡(Sn)的物质)等的辐射防止膜。此被覆系藉由溅镀、CVD(化学气相沉积)、PVD(物理气相沉积)等进行(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99582
然而,即使此辐射防止膜藉由同一装置被覆,其保温性能产生变动。例如,藉由溅渡被覆辐射防止膜的情形,即使其它条件完全相同进行溅渡,有在目标(target)的交换的前后,辐射防止膜的保温性能不同的情形。
此保温性能系被考虑和辐射防止膜的膜厚有关系。然而,在量测膜厚方面,必须切断隔热容器,一旦被切断的容器系无法作为制品。因此,隔热容器是否具有所定的保温性能的判断系并非从膜厚,而是将隔热容器组装至最终步骤为止之后,必须藉由倒入热水至隔热容器,量测经过数小时后的水的温度直接进行。由于此检查系花费时间,结果使制造成本变高。又,即使隔热容器的保温性能未满足基准被判断出来,也无法在一旦被完成的隔热容器再度被覆辐射防止膜,而成为废弃扔掉,更使全体的制造成本变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系为了解决此类的问题,提供具有一定保温性能、可以非破坏方式确认具有此保温性能的隔热容器作为目的。
本发明人等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重复专心研究,结果发现辐射防止膜表面的粒子平均粒径和保温性能之间有一定关系。又,藉由将此粒径保持在所定值以上,发现可确保一定的保温性能,达到完成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隔热容器系在玻璃制的内容器的外面以及玻璃制的外容器的内面中的至少一面被覆辐射防止膜,在上述外容器的内部设置空隙部配置上述内容器,接合上述内容器的口部和上述外容器的口部,藉由将上述空隙部作真空排气密封而被形成的隔热容器中,上述辐射防止膜表面的粒子的平均粒径系在所定值以上作为特征。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隔热容器系在玻璃制的内容器的外面以及玻璃制的外容器的内面中的至少一面被覆辐射防止膜,在上述外容器的内部设置空隙部配置上述内容器,接合上述内容器的口部和上述外容器的口部,藉由将上述空隙部真空排气密封而被形成的隔热容器中,存在于上述辐射防止膜中的、至少上述隔热容器的侧部的部份的表面粒子的平均粒径系在所定值以上作为特征。
又,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隔热容器的特征系为在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中,上述所定值为50nm。
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隔热容器的特征系为在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的任一项中,上述辐射防止膜的膜厚为150nm以上。
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隔热容器的特征系为在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任一项中,上述辐射防止膜为ITO膜。
根据本发明的隔热容器的话,藉由将辐射防止膜表面的粒子的平均粒径作为在所定值以上。可得到充分的保温性能。又,由于粒径系藉由从外部观察而可以非破坏方式量测,可快速地检查,又,即使被覆被判断为不充分,可重复进行成膜。因此,检查过的隔热容器不会浪费,结果可降低全体的制造成本。
又,在辐射防止膜的隔热容器的保温性能方面影响很大的部份系为存在于隔热容器的侧部的部份。因此,存在于辐射防止膜中的至少隔热容器的侧部的部份的表面粒子的平均粒径在所定值以上的话,可确保充分的保温性能。
又,藉由将辐射防止膜的表面粒子的平均粒径作为在50nm以上,具备该辐射防止膜的隔热容器系即使将95℃的水倒入1000cc在其内部后密封,置于20℃的室内经过6小时之后,可保持内部的水的温度在60℃以上。
又,藉由将辐射防止膜的膜厚作为150nm以上,具备该辐射防止膜的隔热容器系即使将95℃的水倒入1000cc在其内部后密封,置于20℃的室内经过6小时之后,可保持内部的水的温度在60℃以上。
附图说明
第1图系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剖面图;
第2图系为表示ITO粒径和保温性能以及ITO膜厚的关系的图示;
第3图系为表示在和第2图不同的条件下,ITO粒径和保温性能以及ITO膜的膜厚的关系的图示;以及
第4图系为各种粒径的ITO膜的扩大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膳魔师株式会社,未经膳魔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7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污染生态治理方法
- 下一篇:无线传输轮胎检测信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