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络合物及使用该络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80038411.9 申请日: 2005-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1056881A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发明(设计)人: 芳贺正明;奥田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学校法人中央大学
主分类号: C07F15/00 分类号: C07F15/00;C07D235/20;C07D401/14;C09K11/06;H01L51/50
代理公司: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徐申民;董红曼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属 络合物 使用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金属络合物及使用该络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尤其涉及可得到短波长发光、色纯度高的蓝色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实现该元件的金属络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作为取代液晶的彩色显示器用显示装置的研究正活跃地进行。但是,欲实现大画面化,其发光元件性能尚不足。作为提高该有机EL元件的性能的手段,提出了将原烷化锂络合物(fac-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作为磷光发光材料用于发光材料的绿色发光元件(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

由于利用磷光发光的有机EL元件在现状中限定于绿色发光,作为彩色显示器的适用范围狭窄,所以人们期望开发在其他颜色的发光特性也得到改善的元件。尤其对于蓝色发光元件,尚未报道过外部量子收率超过5%的元件,若可以改善蓝色发光元件,则可实现全色化及白色化,向磷光EL元件的实用化大幅迈进。

现状是,作为磷光发光络合物,包含Ir的化合物的开发正活跃进行,作为绿色发光元件用已知有下述化合物。另一方面,作为蓝色发光元件,虽然已知下述化合物B,但是在元件的寿命、效率方面来看,并不实用。因此,需要开发其他蓝色发光元件用的络合物,但在现状中除了化合物B未发现。

      化合物A                                    化合物B

以上化合物A及B是使用2齿螯合配位基的络合物,但使用类似的3齿螯合配位基的络合物几乎不被人所知,只是知晓以下所示的化合物C的程度(参照非专利文献3)。

                           化合物C

然而,由化合物C得到的发光波长为600nm的红色区域发光,而不是蓝色区域发光。若要用使用如此的3齿螯合配位基的络合物实现蓝色区域发光的络合物,则有可能开展新技术。

非专利文献1:D.F.O’Brien and M.A.Baldo et al“Improved Energy TransferinElectrophosphorescent devic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74 No.3,pp442-444,January18.1999

非专利文献2:M.A.Baldo et al″Very high-efficiencygre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based on electrophosphorescenc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75 No.1,pp4-6,July 5,1999

非专利文献3:J-P.Collin et al.,J.Am.Chem.Soc.,121,5009(1999)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制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得到短波长发光、色纯度高的蓝色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实现该元件的金属络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使用具备含有如下述通式(I)或(II)表示的3齿螯合配位基的部分结构的金属络合物,明确了所谓可得到短波长发光、色纯度高的蓝色发光的蓝色化的新的结构因子,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包含具有3齿螯合配位基的、用下述通式(I)或(II)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金属络合物。

(式中,M为周期表第9族的任一个金属原子,

L及Z各自独立地为,含有周期表第14~16族的任一个原子的有机基团,

X为含有周期表第14~17族的任一个原子的一价配位基,

Y为周期表第14~16族的任一个原子,

A表示包含围绕记号A的圆所表示的Y的环状结构,是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20的环链状烷烃残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20的芳香族烃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20的杂环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学校法人中央大学,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学校法人中央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