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以及使用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39040.6 | 申请日: | 200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峰幸;山口祥子;渡边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资生堂;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59/90 | 分类号: | C07C59/90;A01P21/00;A01N3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 脂肪酸 衍生物 以及 使用 植物 生长 调节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以及利用该化合物所具特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作为新物质的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以及含有该衍生物的植物成花促进剂、植物赋活剂以及包括上述用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本发明特别适合于植物成花促进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959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29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2630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Yokoyama et al.,Plant Cell Physiol.,41,110-113,2000
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尤其是开发促进植物花芽形成的技术,在提高谷类植物或园艺植物的供给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作为决定植物成花的因素,包括昼长,低温,植物的老化等。现已查明,植物中感应昼长的部位是叶片,而花芽在生长点形成,叶片通过叶柄或茎向生长点输送某种信号,成花过程开始。这种信号一般称为成花素,如果能够将其分离,鉴定,则有可能与昼长无关地人为调节植物的开花时间,不言而喻,这将对与植物有关的多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长久以来人们就试图通过进一步阐明植物的成花过程机理,人为地调节开花时间。例如,现已知,如果给植物施用一种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则多种植物易于形成花芽。另外已经确认,给菠萝施以一种合成植物生长激素α-萘乙酸,则可以促使菠萝开花,该技术实际上已经在产业中应用。
但是,以上记述的那些植物激素,其效果是受到限制的,人们希望将开花的技法更进一步提高,具体而言,即,期望分离、鉴定直接与成花相关的物质,通过该物质确立开花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单独使用具有下述式(2A)表示的特定结构的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或者与作为一种儿茶酚胺的去甲肾上腺素组合使用等,对于众多植物能够活化出所期望的诱导成花作用(参见专利文献1和2)。
另外,之后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结果发现,在上述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的羧基上通过酰胺键结合了氨基酸的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酰胺,在更低的浓度下,具有同样的活性(参见专利文献3)。
式(2A)
发明内容
但是,考虑到该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的制备成本,以及减少在植物体上的使用量等问题,人们希望开发出在更低的浓度下,显示同样效果的化合物。
另外,式(2A)的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上述的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酰胺容易分解,所以,人们希望开发出稳定性更优异的具有促进植物成花以及赋予植物活性等的调节植物生长性能的物质。
因此,本发明人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进行了研究开发,结果令人惊奇地发现除了含有α-酮醇和烯烃结构之外,还具有在相邻2个碳原子上存在OH基团的二醇结构,即,具有邻二醇结构的特定结构的新物质,并合成了下述通式(1)表示的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1),并且发现,将其用于植物,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性能。
即,本发明合成了具有α-酮醇、顺双键以及邻二醇结构的新物质,即,下述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1),并且发现将该物质以极低浓度用于植物时,也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性能,尤其可以促进成花。
另外,还对上述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1)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成功地开发了低成本的制备方法。
进而,还判明该化合物很难分解,稳定性更加优异。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即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性能的新物质,即,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1),以及含有该物质的植物成花促进剂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性能的新物质,即,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1),以及含有该物质的植物成花促进剂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上述的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1)是下述通式(1)表示的物质。
另外,后者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1)的物质,它尤其适合被用作植物成花促进剂。
通式(1)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1~5的直链烷基,或者表示有1个或2个双键的碳原子数3~5的直链不饱和烃基,R2表示碳原子数1~15的直链亚烷基,或者表示有1~3个双键的碳原子数2~15直链不饱和烃基,但碳原子之间的双键数最大是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资生堂;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资生堂;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9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