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利用真空处理伤口的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0071.3 | 申请日: | 200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比吉特·里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吉特·里辛格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地址: | 德国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利用 真空 处理 伤口 引流 装置 | ||
1.一种用于利用真空处理伤口的引流装置(100;200;300),包括:
一个气密的由薄膜形材料构成的伤口覆盖元件(3),其在置于患者身体上的状态下围绕伤口区域粘附地固定在皮肤表面上并且构成一个在相应的伤口和伤口覆盖元件(3)之间存在的密封的伤口空腔(5);
至少一个可连接在一个产生真空的装置上的引流软管(4),该引流软管能够大致平行于伤口覆盖元件(3)插入伤口空腔(5)内,经由该引流软管能够将存在于伤口空腔(5)内的物质排空;以及
至少一个设置在伤口空腔(5)内的吸收伤口分泌物的吸收体(2);
其特征在于,
吸收体(2)至少是一个装入封套(6)内的、由掺杂有超吸收粒子的织物部段(33)构成的层(7),其中封套(6)是可透过液体的并且具有气孔,所述气孔的大小基本上不超过超吸收粒子的大小;
待置入伤口空腔(5)内的吸收体(2)具有一个初始体积(V1),其在吸收过程中增大并且达到一个最终体积(V2),从而所吸收的伤口分泌物通过封套(6)的气孔大小限定被保留在吸收体(2)内并且因此位于伤口覆盖元件(3)之下,直至吸收体由伤口空腔内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真空的装置是真空泵(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层(7)在朝向其表面侧的俯视图上具有一个面积,该面积比封套(6)的面积小3%至90%,因此吸收体在接近其全部的填充能力时其横截面可以无阻碍地接近一圆形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伤口覆盖元件(3)具有一个窗形的处理开口(12),吸收体(2)通过该处理开口可以放入伤口空腔(5)内并且可以由伤口空腔中取出,其中处理开口(12)可利用一盖(23)气密地封闭。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伤口覆盖元件(3)或盖(23)上设置至少一个空气通道(34),借助于该空气通道可以调整伤口空腔内的真空。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体的织物部段由纤维素无纺布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可透过液体的黏膜友好的保护元件(1),所述保护元件设置在吸收体(2)与伤口覆盖元件(3)对置的一侧上并且与被包封的吸收体具有大致相同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元件(1)是薄膜形状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元件(1)是一个织物的材料部段。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元件(1)由泡沫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元件(1)是一位于吸收体(2)之下的、由无纺布件或泡沫材料件制成的松动的填料。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伤口覆盖元件(3)在其表面的至少一个部分上是透明的。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伤口覆盖元件(3)经由一个柔韧的连接板(10)能够固定在患者身体上,在连接板上加工至少一个开口(11)。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伤口覆盖元件(3)是一个供给袋(13)的一部分,该供给袋的与伤口覆盖元件对置的侧壁(8)与连接板(10)至少部分粘接。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体(2)的封套(6)通过超声波焊缝缝合。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在其周边上具有一封套材料的伸出部(9)。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软管(4)通向一接受容器(16),所述接受容器设置在真空泵(14)或一压力计(15)之前。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泵(14)是电驱动或机械驱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吉特·里辛格,未经比吉特·里辛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0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