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0552.4 | 申请日: | 200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晴久;大谷充宏;柳口富彦;一坂俊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C08L53/00;C09K3/10;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赵冬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聚合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氟树脂、交联氟橡胶和含氟热塑性弹性体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的成型品、密封材料、燃料周边零件、燃料软管、燃料容器。
背景技术
氟橡胶由于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压缩永久变形性等特性,在车辆领域、半导体领域、工业领域等中用于很多用途中。
另一方面,氟树脂在滑动性、耐热性、耐化学性、耐气侯性、电气性质等特性方面优异,用于车辆、产业机械、办公自动化设备、电气电子仪器等范围较宽的领域中。
为了进一步改善氟橡胶的耐热性或向氟树脂赋予柔软性,已经有关于氟橡胶和氟树脂的聚合物合金的研究。但是氟橡胶和氟树脂通常缺乏亲和性,仅通过单纯地将两者熔融混炼,会产生分散不良,存在层间剥离或强度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尝试使用作为相容化剂的特定的含氟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第3成分(例如,参见特表2001-501982号公报、特开平6-25500号公报)。
但是,特表2001-501982号公报记载的发明中,为了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就必须进行电子射线照射,从而使工序变得复杂;此外特开平6-25500号公报记载的发明中,添加氟树脂以对交联氟橡胶进行改善,并且所得到的氟橡胶组合物整体交联,存在已经不能进行熔融成型或循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兼具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耐油性-燃料屏蔽性、具有柔软性、且能够进行熔融成型。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该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的成型品、密封材料、燃料周边零件、燃料软管、燃料容器。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该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含有氟树脂(A)、交联氟橡胶(B)、以及含氟热塑性弹性体(C),所述氟树脂(A)含有含氟乙烯性聚合物(a);所述交联氟橡胶(B)是由至少1种氟橡胶(b)的至少一部分交联而成的。
优选交联氟橡胶(B)是在氟树脂(A)、含氟热塑性弹性体(C)和交联剂(D)的存在下,使氟橡胶(b)在熔融条件下进行动态交联处理而成的。
含氟乙烯性聚合物(a)的熔点优选为150℃~310℃。
优选含氟热塑性弹性体(C)含有至少1种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1)和至少1种非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2),并且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1)和非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2)中的至少一方为含氟聚合物链段。
优选含氟热塑性弹性体(C)含有下述二嵌段聚合物(1)和/或三嵌段聚合物(2):
所述二嵌段聚合物(1)含有1个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1)和1个非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2),并且其中的一方为含氟聚合物链段;
所述三嵌段聚合物(2)含有1个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1)和2个非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2),并且其中的至少一方为含氟聚合物链段。
优选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1)为四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并且所述非弹性体性聚合物链段(c-2)为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
氟橡胶(b)是选自由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类氟橡胶、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类氟橡胶、四氟乙烯/丙烯类氟橡胶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橡胶。
优选含氟乙烯性聚合物(a)为选自由下述(a-1)、(a-2)、(a-3)和(a-4)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聚合物,
所述(a-1)为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
所述(a-2)为四氟乙烯和下述通式(1)所示的全氟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聚物;
所述(a-3)为含有19摩尔%~90摩尔%四氟乙烯单元、9摩尔%~80摩尔%乙烯单元和1摩尔%~72摩尔%下述通式(1)所示的全氟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单元的共聚物;
所述(a-4)为聚偏二氟乙烯;
所述通式(1)为:
CF2=CF-Rf1 (1)
通式(1)中,Rf1表示-CF3或-ORf2,Rf2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全氟烷基。
优选交联剂(D)为选自由有机过氧化物、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物质。
优选所述组合物为氟树脂(A)形成连续相且交联氟橡胶(B)形成分散相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