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颈和带有螺纹套筒的恒速万向接头之间的连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0714.4 | 申请日: | 200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H·色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6 | 分类号: | F16D1/06;F16D3/2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兰英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颈 带有 螺纹 套筒 万向 接头 之间 连接 组件 | ||
1.一介于一轴颈(11)和一恒速万向接头(12)之间的连接组件,轴颈(11)是沿轴向固定的,而恒速万向接头(12)的内接头部分(24)与轴颈(11)通过花键连接以与所述轴颈(11)一起转动,其特征在于,一螺纹套筒(41)被保持成相对于内接头部分(24)沿轴向固定住且相对于所述内接头可自由地转动,该螺纹套筒(41)包括一可旋入到轴颈(11)上的配对螺纹(36)上的螺纹(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螺纹套筒(41)连接到内接头部分(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螺纹套筒(41)啮合内接头部分(24)的一凹陷(4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螺纹套筒(41′)连接到一被焊接到内接头部分(24)的中间套筒(3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借助于螺纹套筒(41′)处的凹陷(44′),螺纹套筒(41’)在中间套筒(39)上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螺纹套筒(41)的螺纹(42)是一内螺纹,而轴颈(11)处的配对螺纹(36)是一外螺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轴颈(11)处的配对螺纹(36)携带一螺母(17),使螺纹套筒(41)邻接抵靠在该螺母上,在所述螺纹套筒(41)停止地抵靠在所述螺母(17)上之后,所述螺纹套筒(41)相对所述螺母(17)固定而不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密封件(33)借助于其外周至少间接地密封地连接到恒速万向接头(12)的外接头部分(22)上并固定在其上且与其一起转动,该密封件(33)借助于其内周密封地定位在所述螺纹套筒(41)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对于螺纹套筒(41)相对于内接头部分(24)的可自由转动且轴向固定,设置一与螺纹套筒(41)上和内接头部分(24)上的对应环形槽(46、47)啮合的固定环(45)。
10.一介于一轴颈(11)和一恒速万向接头(12)之间的连接组件,轴颈(11)是沿轴向固定的,而恒速万向接头(12)的内接头部分(24)与轴颈(11)通过花键连接的以与所述轴颈(11)一起转动,其特征在于,一螺纹套筒(51)相对于轴颈(11)沿轴向固定且相对于所述内接头部分可自由地转动,该螺纹套筒(51)包括一螺纹(52),藉由一配对的螺纹(62),所述螺纹套筒的螺纹(52)至少间接地旋入到内接头部分(24);其中,该螺纹套筒(51)连接到一被旋入在轴颈(11)上的配对螺纹(36)上的螺母(17),并且该螺纹套筒(51)相对所述螺母(17)轴向固定且可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螺纹套筒(51)啮合螺母(17)内的一凹陷(54)。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的螺纹(52)是一外螺纹,而内接头部分(24)处的所述配对的螺纹(62)是一内螺纹,该内螺纹设置在一突出套筒(61)内,而突出套筒(61)焊接到内接头部分(24)。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纹套筒(51)停止地抵靠在所述内接头部分(24)上之后,所述螺纹套筒(51)相对所述内接头部分固定而不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密封件(33)借助于其外周至少间接地密封地连接到恒速万向接头(12)的外接头部分(22)上并固定在其上且与其一起转动,该密封件(33)借助于其内周密封地定位在突出套筒(61)上。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对于螺纹套筒(51)相对于螺母(17)的可自由转动且轴向固定,设置一与该螺纹套筒(51)上和所述螺母(17)的凹陷(54)上的对应环形槽(56、57)啮合的固定环(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7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