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陆两用车的排气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0854.1 | 申请日: | 2005-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A·T·吉布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F01P3/20;F01P9/04;F01P3/12;F01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英国沃***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排气 冷却系统 | ||
1.一种能在陆用和水用模式运行的水陆两用车辆的排气冷却系 统,该排气冷却系统包括:
所要冷却的排气系统;
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热器;
与该排气系统和该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热器热交换的第一冷却 液;以及
与该第一冷却液或一第二冷却液热交换的至少一个液体-液体换 热器,其中当水陆两用车辆运行时:
该第一冷却液被该排气系统加热并且被该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 热器冷却;或者
该第一冷却液被该排气系统加热并且被该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 热器和该至少一个液体-液体换热器冷却;或者
该第一冷却液被该排气系统加热并且被该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 热器冷却,该第二冷却液被该排气系统加热并且被该至少一个液体- 液体换热器冷却。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所要冷却的排气 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气歧管和至少一个消音器。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排气系统还包 括至少一个催化转换器。
4.一种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至 少一个空气-液体换热器位于设置在车辆车身内的管道内。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管道具有一空 气入口和一空气出口并且该空气入口至少位于静态吃水线之上。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管道还包括一 用于选择性地和可控地封闭空气入口和/或空气出口的封闭装置。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封闭装置包括 能自动操作和/或手动操作的一个或多个铰接的挡板或者滑动的构件。
8.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管道与至少一 个设置在车辆内的其他的内厢密封。
9.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还包括 被设置用于提高到达一个或多个空气-液体换热器的有效空气流动的 一个或多个风扇。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 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热器设置在车辆的前部。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 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热器设置在车辆的后部。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 所要冷却的排气系统和该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热器使用管道串联连 接,其中冷却液通过该管道循环。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 冷却液容纳在由所要冷却的排气系统和该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热器 串联连接所形成的闭合回路内并且围绕该回路再循环。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 该液体-液体换热器使用来自车辆外部的生水被冷却。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生水被引自 外部的生水源并且在使用之后排回到车辆外的生水源。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生水被泵入、 通过和泵出该液体-液体换热器。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自设置在水陆 两用车辆中的喷射驱动水用推进装置的加压侧引入生水。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 该至少一个液体-液体换热器至少部分地使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外壳 体表面形成。
19.一种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在该液体-液 体换热器中使用的水陆两用车辆的外壳体表面由导热良好的材料制 成。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排气冷却系统,其中该水陆两用车 辆的外壳体表面包括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8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