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作液储存器以及液压控制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0881.9 | 申请日: | 200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勋;津岛贤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8/48 | 分类号: | B60T8/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液 储存器 以及 液压 控制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存液压回路的工作液的活塞型工作液储存器,特别 是涉及使液压室为环形液压室并使活塞的移动更顺畅的储存器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在防锁制动装置等的车辆用制动器液压控制回路中,有暂 时地储存从车轮制动分泵缸释放的工作液的工作液储存器。虽然该工 作液储存器的容量较小,但是每次进行制动控制时工作液都在该储存 器中进出。工作液储存器一般为活塞型的储存器,活塞在缸孔的内部 划分出液压室和气体室。因为活塞的动作比较频繁,所以有效地引导 该活塞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引导活塞的技术,公知有在2个点(即、在2个部位)引导 活塞的技术。该2点引导的技术与1点引导的普通技术相比,能够可 靠地进行引导,缩短活塞的轴线方向长度,对于使工作液储存器小型 化来说是有效的。
专利文献1:实开平5-65730号公报。该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 技术:相对于划分液压室的活塞头,在位于与液压室相反侧的气体室 一侧设置小径的引导轴,使该引导轴贯通塞部件(封住气体室的部 件)。若关注活塞头的动作,则可知其动作为在大径的活塞头本身的 外周部分和与活塞头一体的小径引导轴的外周部分这两个部分进行引 导。
发明内容
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2个部分引导活塞侧的技术对顺畅地进行 活塞的引导来说是基本上有效的。但是,活塞所划分的液压室与1点 引导的情况相同仍为圆柱型,在该圆柱型的液压室中进出的工作液的 通路的开口也相对于液压室偏置。因此,在液压室中进出的工作液的 流动中产生紊流,虽然该紊流很小,但是仍担心会产生阻碍顺畅的活 塞动作的力。从这一点来说,随着工作液储存器自身的不断小型化, 为了确保制动控制的更迅速的响应性,作为与活塞动作有关的外在因 素之一,要求确保在液压室中进出的工作液的顺畅流动。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崭新方案的工作液储存器,在 以二点引导活塞的前提下使得工作液更顺畅地进出液压室。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根据以下的说明就变得明了。
本发明中,使储存工作液的液压室为环形,在该环形的中央部分 配置工作液的通路的开口。由此,可以尽量消除由工作液的流动产生 的紊流(阻碍活塞的顺畅动作的紊流)。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各特 征。
(A)壳体在划分液压室的缸孔的底部中央具有比缸孔直径小的第 2缸孔,
(B)以可移动的方式嵌合于缸孔的活塞是带阶梯的结构,具有与 缸孔嵌合的大径部分和与第2缸孔嵌合的小径部分,由此使缸孔的内 部的液压室为环形液压室,
(C)在第2缸孔的内周壁与活塞的小径部分外周之间具有连通通 路,工作液通过该连通通路在环形的液压室与液压回路之间往复流 动。
在本发明的工作液储存器中,移动的活塞的2点引导是由活塞的 大径部分与小径部分这两个部位实现的,除了大径的活塞外周之外, 还有装满工作液的小径部分。小径部位位于工作液流过的通路中途, 所以工作液成为润滑剂而使引导作用平滑化,能够防止伴随引导产生 的磨损。此外,利用缸孔引导一个活塞的两个部位,所以与利用结合 到活塞上的其他部件得到引导功能(参照上述专利文献1)相比,能够 使活塞的引导更为可靠,并使活塞更顺畅地移动。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成为一个引导件的活塞小径部分具有沿着该 小径部分的轴线方向的多个槽通路,这些槽通路的相邻通路之间的脊 部作为引导上述活塞移动的引导壁起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工作液储存器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的一 例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作液储存器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左右示 出了活塞的不同状态。
图3是沿着图2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主缸
201~204 车轮制动分泵缸
30 泵
M 电气马达
50 液压控制单元
560 缸孔
562 第2缸孔
AV EV 电磁阀
70 储存器
74 活塞
74L 大径部分
74S 小径部分
74P 突出部
76 压缩弹簧
80 气体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株式会社,未经博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