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1853.9 | 申请日: | 200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2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正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39/10 | 分类号: | F04B39/10;F04C18/32;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空调机等中使用的旋转式压缩机等压缩机。
背景技术
如图10所示,现有的压缩机具备:具有在气缸内开口的排出孔100a的气缸的上部框体100;对上述上部框体100的上述排出孔100a进行开闭的排出阀101;与上述上部框体100协同动作来夹持上述排出阀101的阀按压部件102;以及固定螺栓103。
上述阀按压部件102具有贯通孔102a,上述上部框体100具有螺纹孔100b。
另外,通过使上述固定螺栓103穿插到上述阀按压部件102的上述贯通孔102a中,并旋合到上述上部框体100的上述螺纹孔100b中,从而上述排出阀101被上述上部框体100和上述阀按压部件102夹持(参照日本实开昭61-537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压缩机中,由于上述上部框体100具有上述螺纹孔100b,所以为确保有效螺纹长度,需要将上述上部框体100的厚度加大。因此,上述上部框体100的上述螺纹孔100b的轴向(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大,从而上述上部框体100的上述螺纹孔100b的容积(以下称为端部间隙)变大。
这样,由于上述端部间隙大,所以压缩结束时残留在上述排出孔100a内的压缩气体的量变多,导致因来自上述排出孔100a内的压缩气体的再膨胀而产生的压缩机的效率下降及运转声音的增大。
具体来说,在压缩机的低速运转中,容积效率下降,在压缩机的高速运转中,动力增加。此外,因压缩气体的再膨胀而产生的脉动压力使运转声音增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减小排出孔的容积并提高性能的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压缩机的特征在于,该压缩机具备:
形成气缸室的气缸主体;
安装在该气缸主体的端面上并具有与上述气缸室连通的排出孔和贯通孔的端面部件;
对该端面部件的上述排出孔进行开闭的排出阀;
与上述端面部件协同动作来夹持上述排出阀且具有螺纹孔的阀按压部件;以及
具有头部的固定螺栓,
上述固定螺栓的上述头部配置于上述端面部件的上述气缸主体侧,在上述固定螺栓穿插到上述端面部件的上述贯通孔中并旋合在上述阀按压部件的上述螺纹孔中的状态下,上述排出阀被上述端面部件和上述阀按压部件夹持,
上述气缸主体在该气缸主体的端面具有容纳上述固定螺栓的上述头部的凹部,上述凹部形成亥姆霍兹型的共振室,在上述气缸主体中设有将该共振室与上述气缸室连接起来的连接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由于在上述固定螺栓穿插到上述端面部件的上述贯通孔中并旋合到上述阀按压部件的上述螺纹孔中的状态下,上述排出阀被上述端面部件和上述阀按压部件夹持,所以不需要在上述端面部件的上述贯通孔中切削螺纹,从而能够使上述端面部件的上述贯通孔周围的厚度变薄。即,能够减小上述端面部件的上述排出孔的轴向(厚度方向)的尺寸。
这样,能够减小上述端面部件的上述排出孔的容积(空间),从而能够减少压缩结束时残留在上述排出孔内的压缩气体的量。因此,能够防止因来自上述排出孔内的压缩气体的再膨胀而产生的运转效率的下降及运转声音的增大。具体来说,在压缩机的低速运转中,能够提高容积效率,在压缩机的高速运转中,能够减少动力。此外,能够减小因压缩气体的再膨胀而产生的脉动压力并减小运转声音。
此外,理所当然的是,由于上述固定螺栓和上述阀按压部件的上述螺纹孔是螺纹结合,所以与用铆钉固定上述阀按压部件和上述端面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重新紧固上述固定螺栓,且可进行上述排出阀与上述排出孔的对位的修正。再有,与用螺钉和螺母固定上述阀按压部件和上述端面部件的情况相比,部件数量减少,从而组装的作业效率提高。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上述气缸主体在该气缸主体的端面具有容纳上述固定螺栓的上述头部的凹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由于上述气缸主体在该气缸主体的端面具有容纳上述固定螺栓的上述头部的凹部,所以能够将上述固定螺栓的上述头部隐藏在上述气缸主体的端面的上述凹部中。这样,由于能够避开上述气缸室(压缩室)来配置上述固定螺栓,所以供上述固定螺栓穿插的上述端面部件的上述贯通孔不会成为上述气缸室的旁通通道,从而压缩性能不会下降。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上述阀按压部件的上述螺纹孔被施行了翻边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1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