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线性移动的滚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2200.2 | 申请日: | 200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2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温克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夫勒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强;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线性 移动 滚动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线性移动的滚动轴承,其具有一个横断面基本上呈C形的导向托架,导向托架在导向轨道上沿其纵向可移动地引导并具有两个侧边脚,导向托架的支座在每一个侧边脚的区域内通过至少一个滚动体系列而被可移动地支承在导向轨道上。其中,滚动体系列各自含有一个传递负荷的滚动体排,该滚动体排与支座的吸收负荷的滚道以及导向轨道的吸收负荷的滚道啮合,并且,滚动体系列还含有一个回滚的滚动体排以及两个转向的滚动体排,其中,为了形成支座的吸收负荷的滚道而设置了一个与导向轨道的纵向平行的滚道元件。
背景技术
为了制造用于线性移动的滚动轴承就一定要给轴承的滚道设置足够的硬度,从而能够满足相应的寿命。这在原理上通过热处理来完成,例如通过表面淬火、感应淬火或透硬淬火。这类方法具有下述缺点,即需要在热加工与硬加工之间需要附加单独的工序、且只能应用硬质材料。此外还会出现淬火变形,淬火变形会特别影响到导向托架的回滚圆孔的位置。
在DE 9313728U1中公开了一种正如开头所述那样的、具有内嵌滚道元件的线性轴承装置。但它具有缺点,即例如横断面示出的那种导向托架的滚道元件不能由金属片制造,就此而言,与支座的接纳区域在横断面中形成一个转向外部的棱柱相比,支座的接纳区域也被带有缺点地实施,从而使得支座在其坚固性上来说被大大地减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用于线性移动的滚动轴承尽可能地按照下述内容形成,即滚动轴承的支座相比前述的现有技术而言不会被大大地减弱。同时还应该能够省去单独的硬化工序。同样还应该使得应用非硬性材料成为可能。
这一目的按照发明通过下述得以解决,即滚道元件被设为硬化了的金属片元件,它被放置在支座的每个侧边脚的接纳区域内并被固定。支座的每一个接纳区域在横断面中都被设为棱柱式并且以V形形状指向导轨内部。
这样一来就使得大大地减少成本成为可能。它也提供了应用轻质材料的可能性。就应用领域来讲,这种线形引导出现在普通机械制造以及手工制造领域中,当对于准确度的要求少有意义的时候也可以把它应用在其它地方。
为了制造这种线形滚动轴承而作如下建议,即不必再对支座彻底硬化,而是将硬化了的金属片元件分别置入支座中的定义的接纳区域内。金属片元件能够单独通过高精度的金属片加工成型得以制造、硬化、以及净化。研磨加工可以被取消,这样一来,金属片元件的制造总的来说就会变的经济并在价格上有利。
支座将只在柔软状态下进行加工。它的棱柱式的接纳区域必须要精加工,以便为金属片元件提供足够精确的接纳尺寸。
附图说明
发明的实施例被展示在图中并在下面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侧向端面视图中的按照发明的线形滚动轴承的导向轨道以及支座,支座通过滚动轴承支承在导向轨道上;
图2图1中的位于右侧的支承区域被放大后的视图;
图3侧向端面视图中的图2所示金属片元件;
图4纵向侧面视图中的金属片元件;
图5横断面中的一个由金属片元件和注塑包封的塑料元件形成为一体的组件,该组件的截面的分布通过并贯穿一个金属片元件的圆孔;
图6按照图5所述的组件被展示在一个从圆孔出来被平行移动后的横向截面中;
图7与图2相符的视图,含有一个修改后的金属片元件;
图8图7所示金属片元件被修改之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展示的用于线性移动的滚动轴承由导向轨道1组成,导向托架2在纵向上可以移动地支承在导向轨道上。支承依靠滚动体3的转动得以实施,滚动体在实施例中为球体。导向托架2含有支座4,支座在横断面或端面侧向视图中约呈C形并将导向轨道1部分地包围,其中,导向托架2的支座4的两个侧边脚5与6靠近于导向轨道1侧面的纵向侧面。
在每个侧边脚5、6上都存在两个环状滚动体3系列。如图1所示,滚动体分别被相叠设置。在那里,滚动体3分别支承一组传递负荷的滚动体排,滚动体排分别处于导向轨道1的吸收负荷的上滚道7或下滚道8。每一个吸收负荷的滚道7或8都能够通过两个未示出的转向滚动体排与一个向回滚动的滚动体排相连,从而示出环状滚动体系列。为了容纳向回滚动的滚动体排而在支座4内设置了回滚通道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夫勒两合公司,未经谢夫勒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2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稠油乳化降粘剂
- 下一篇:一种BLAST收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