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磁盘之间的机密环境中的电气传输系统及其电气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2494.9 | 申请日: | 200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6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白钟德;徐良进;张恒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软件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2 | 分类号: | H04L1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磁盘 之间 机密 环境 中的 电气 传输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局域网或因特网将存储于某一计算机中的数据安全地传输到不同计算机的安全传输系统及安全传输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指定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磁盘的虚拟区域而建立虚拟磁盘并使存储于虚拟磁盘上的数据可以安全地传输到不同计算机的虚拟磁盘的安全传输系统,以及使用该安全传输系统的安全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在制定创造利润的业务计划或执行各种研究时,需要在保持安全的条件下,在对应领域的专家或成员之间共享与对应的业务或研究有关的信息和技术,并且根据需要向第三方暂时披露对应的信息和技术,以便可将信息和技术发展成先进的信息和技术。
尽管可通过各种媒介在保持安全的条件下批露信息和技术(以下称为信息),但通过计算机通信来共享信息是最常见的。
为了通过计算机通信来共享信息,需要通过联机通信将包含信息的数据传输到不同的计算机。由于共享信息时信息共享者之间已同意禁止泄漏对应的信息,因此传统的安全传输系统及安全传输方法只能配置成使得未经授权的人员在对应数据的传输和接收或者读取期间不能进行黑客攻击(假定信息共享者没有泄漏信息)。
但是,有一种情况,即同意保持对应信息安全的信息共享者无意或有意地通过计算机通信向外泄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安全传输系统及安全传输方法会出现问题,因为其不能防止信息泄漏的危险。
为了有助于理解,下面通过传统的安全传输系统及安全传输方法的例子来说明传统的问题。
图1a、1b和1c是说明通过计算机通信安全地传输信息的流程的传统框图。
参照图1a所示的传统安全传输流程,将以文件格式存储的信息数据加密并传输到目标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将信息数据加密,以使其只能通过输入加密过程中的特定密码来解密,并且可以这样的方式对接收到的信息数据进行 解密,即将密码单独传输给外部用户,使外部用户接收和解密已加密的信息数据。
也就是说,内部用户执行加密,以使对应的信息数据只能通过输入密码来解密,并且通过计算机通信使用电子邮件或Messenger将已加密的信息传输给外部用户。联机通过电子邮件或Messenger传输密码,或者脱机通过电话或信件,单独传输密码。因此,外部用户可以将对应的信息数据解密。
但是,上述流程会出现问题,因为在加密的信息数据和密码因黑客攻击而泄漏的情况下,或者在外部用户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计算机通信泄漏已解密的信息数据的情况下,可能无法保持对应信息的安全。
参照图1b所示的另一传统安全传输流程,尽管本例子的流程类似于上述传统安全传输流程,但其与上述传统安全传输流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应用程序来编辑对应的信息数据,然后对其进行自动加密,因此除了外部用户之外,没有人可以查看其细节。但是,该流程不能防止外部用户(其知道对已加密的信息数据进行解密所需的密码)通过计算机通信泄漏信息数据。
参照图1c所示的另一传统安全传输流程,作为一种对已加密的信息数据进行解密的方式,本例子的流程通过用户验证以及密码确定是否执行解密。
也就是说,该流程将能够获取外部用户的内在信息的收集程序传输给外部用户,收集内在信息,然后将已收集的内在信息记录于加密的信息数据中,因此即使在将对应的信息数据解密时,也可以通过检查密码以及内在信息的一致性来确定是否执行解密。而且,使用应用程序编辑和存储对应的信息数据时,再次对其进行加密,因此除了外部用户之外,没有人可以查看对应的信息。
因此,尽管外部用户通过计算机通信有意地泄漏信息数据,但收到信息数据的第三方不能仅使用解密用的密码对已加密的信息数据进行解密,因为已加密的信息数据中所包含的内在信息不匹配,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克服外部用户泄密的问题。
但是,如果使用不同的名称来存储对应的信息数据,以形成新的文件格式,则上述流程存在缺陷,因为可以通过计算机通信将信息数据外泄。而且,对于一般的Office文档文件,本流程可能是有效的,因为独立地处理单个文件。但是,如果通过将多个文件相互链接起来而获得一项完整的信息,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文件或程序开发文件,则本流程的应用受到限制,因为其不能应用于需要保持实际安全的信息数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软件营有限公司,未经软件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24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