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回收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2784.3 | 申请日: | 200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6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摩西·埃曼;伊兰·阿基昂;奥马尔·武尔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法尔A.C.S.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5 | 分类号: | B60K15/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徐敏刚 |
地址: | 以色列*** | 国省代码: | 以色列;I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回收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流动控制阀,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燃料蒸汽回收控制阀,该燃料蒸汽回收控制阀用于安装在车辆中位于燃料箱与燃料蒸汽回收装置(例如罐)之间,用于控制其间的蒸汽流动。
背景技术
通常安装在车辆中的一类燃料箱由于几个变化的参数而受到变化的压力,该变化的参数例如有:在发动机运行期间的燃料消耗(导致燃料箱内压力降低)、温度波动(温度增加导致燃料箱内压力升高,而温度降低导致燃料箱内压力降低)、燃料补给(导致箱内压力升高)等等。
燃料箱内的这种压力变化可能由于向发动机供应燃料的不稳定而对发动机的性能存在整体影响,并且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燃料箱的变形,甚至导致损坏,例如呈裂缝的形式,而这又会引起燃料泄漏。
在现代车辆中,通常设置蒸汽控制系统,其中将燃料蒸汽从燃料箱输送到诸如碳罐的回收装置,如本身所公知的那样。为此,还公知的是设置在燃料箱与蒸汽回收装置之间流动连通的控制压力阀,一方面用于选择性地将燃料蒸汽从燃料箱排出,另一方面允许空气流入燃料箱。然而,期望不会从燃料箱排出不必要的燃料蒸汽,从而防止燃料滴流向蒸汽回收系统,并从而降低燃料消耗。
一些蒸汽控制阀是压力响应的,它们响应于在注入管入口处的压力状况而打开或关闭。其它的压力响应阀响应于燃料箱本身内的蒸汽压力。还有其它类型的燃料蒸汽控制阀响应于燃料箱内的燃料水平。
在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蒸汽被收集并输送到蒸汽回收装置(即,碳罐),在该蒸汽回收装置中,供应给发动机的空气由于燃料蒸汽而被加浓,从而一方面将喷射到发动机内的气体混合物加浓,另一方面减少或消除了逃逸至大气中的燃料蒸汽,这一点正在变为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并且在若干年内会变成环境控制当局的强制要求。
然而,为了减少从箱排出燃料蒸汽(通常燃料蒸汽还携带有燃料滴)并因而降低整体燃料消耗,需要仅在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汽压力升高至超过预定压力阈值时才将燃料蒸汽排至碳罐。
在就这一问题公开的现有技术中,Raval的WO 0208597A1旨在一种燃料蒸汽压力控制阀,其包括:壳体,其装配有可连接到燃料箱的第一端口和可连接到燃料蒸汽回收装置的第二端口;阀组件,其用于在箱内的压力升高至第一阈值时允许蒸汽沿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端口流动到所述第二端口,或者在箱内的压力降低至燃料蒸汽回收装置处的压力以下时允许蒸汽沿第二、相反的方向流动。
Borg-Warner公司的US 3,616,783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来自燃料箱的蒸汽的多功能阀,该多功能阀设计成在第一压力下打开,从而允许蒸汽流向蒸汽收集装置,并且保持打开直到压力降低至第二较低压力,且设置有用于补偿负压或燃料水平下降的止回阀,并且设置有保护箱和系统免于过大压力的安全减压阀。
Stant制造公司的美国专利6003499公开了一种装置,其设置成用于控制蒸汽排入燃料箱以及从燃料箱排出。该装置包括壳体和定位在壳体中的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一阀控制蒸汽自燃料箱的一次流动,并包括允许蒸汽进入和排出燃料箱的二次流动的孔。第二阀控制蒸汽至燃料箱的二次流动,并包括允许蒸汽流向燃料箱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二阀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允许蒸汽流动通过第一孔,在第二位置允许蒸汽以较大的流速流动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蒸汽控制阀,用于控制燃料蒸汽流向着燃料回收装置的流动,并且使车辆的燃料箱和燃料回收装置通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蒸汽控制阀,该燃料蒸汽控制阀可装配在车辆的燃料箱与燃料蒸汽回收装置之间,该控制阀具有以下特征:
●在填充燃料箱期间所述控制阀保持关闭,从而利于燃料加注喷嘴根据燃料箱内的压力而自发切断;
●在常规操作过程中,使燃料箱通风,从而防止燃料箱内的压力过度升高;
●在燃料箱内的压力降低时对燃料箱进行通风/通气(即,允许空气回流进入燃料箱中);
●当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燃料蒸汽回收装置之间延伸的管道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所述控制阀阻止燃料蒸汽从燃料箱流动,从而防止箱内压力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法尔A.C.S.有限公司,未经拉法尔A.C.S.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2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
- 下一篇:利用会话初始协议软终端实现录制语音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