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系聚合物拉伸膜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80043724.3 申请日: 2005-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1103069A 公开(公告)日: 2008-01-09
发明(设计)人: 泽井透;清水胜;佐藤正史 申请(专利权)人: 东赛璐株式会社;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L23/00 分类号: C08L23/00;C08J5/18;B29C55/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淳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烯烃 聚合物 拉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性优异的烯烃系聚合物拉伸膜,该拉伸膜由包含烯烃系聚合物和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的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而得到。

背景技术

以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代表的烯烃系聚合物(聚烯烃),在透明性、耐水性、耐药品性方面优异,而广泛用于包装用膜、容器等包装材料等。

由于这些烯烃系聚合物是非极性的,因此成形品容易带上静电,所以根据其用途而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抗静电剂。然而,在向烯烃系聚合物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等较低分子量抗静电剂时,担心在膜等的成形时因一部分抗静电剂挥发而污染成形机,并且,由于抗静电剂本身是通过渗出到膜表面上而表现出抗静电效果的,因此担心得到的膜因渗出的抗静电剂而发粘。

另一方面,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碱金属盐,特别是钾盐,作为表面固有电阻为107~1010Ω的低导电性树脂是已知的(专利文献1),并且已提出了用这种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代替表面活性剂等抗静电剂,少量添加于聚乙烯等热塑性树脂中的方法(专利文献2),以及在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中添加1~40重量%的聚乙烯等疏水性聚合物的方法(专利文献3)。

但是,当在聚乙烯中加入少量,例如15重量%左右的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时,虽然改善了得到的膜的表面固有电阻值,但是在形成叠层体时,由于该钾盐膜的厚度或者外层膜的种类或厚度,有时无法得到满意的表面电阻值。此外,虽然当在疏水性聚合物中加入多量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时能够获得表面固有电阻值得到大幅改良的膜,但是由于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的量占大部分,因此在成本上是不利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0-240704号公报(第3页,右下栏)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8-267671号公报(表1和表2)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4-18660号公报(权利要求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在烯烃系聚合物中添加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时,使之更能表现该钾盐所具有的抗静电效果的方法,经过种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拉伸由烯烃系聚合物和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的组合物得到的膜,即使当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的添加量为少量时,也能够得到具有优异抗静电性能的膜,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烯烃系聚合物拉伸膜,该拉伸膜由包含烯烃系聚合物(A)和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钾盐(B)的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C)得到,并且通过至少在一个方向上拉伸3倍以上,优选在一个方向上拉伸3倍以上并且在交叉方向上拉伸3倍以上而形成。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烯烃系聚合物拉伸膜,通过拉伸而显示出比相同组成的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显著优异的抗静电性。

具体实施方式

烯烃系聚合物(A)

本发明涉及的烯烃系聚合物(A)为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α-烯烃的均聚物、两种以上不同的α-烯烃的共聚物、或者α-烯烃和乙酸乙烯酯、α,β-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其它聚合性化合物且以α-烯烃为主体的聚合物,只要为可通过拉伸进行定向的聚合物,则对于非晶性或者结晶性没有特别限定,但由于结晶性的聚合物因更强的定向而结晶化,因此优选。

作为这些烯烃系聚合物(A)的一个具体例子,可以例举以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谓LLDPE)以及高密度聚乙烯的名称进行制造、销售的乙烯均聚物,或者乙烯和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等其它一种以上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通常为密度处于0.900~0.970g/cm3,优选为0.905~0.940g/cm3的范围内,且以乙烯为主体的聚合物[乙烯系聚合物(A-1)]。

作为烯烃系聚合物(A)的另一个具体例子,可以例举以聚丙烯的名称进行制造、销售的丙烯均聚物、丙烯和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等其它一种以上的α-烯烃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通常为熔点(Tm)处于100~170℃,优选为110~156℃的范围内,且以丙烯为主体的聚合物[丙烯系聚合物(A-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赛璐株式会社;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东赛璐株式会社;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3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