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孔塑料珠粒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3969.6 | 申请日: | 2005-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S·曼兹勒;C·枚尔;R·雷克滕瓦尔德;S·施瓦兹-巴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2/38 | 分类号: | C08F222/38;C08F220/32;C08F220/56;C08F220/04;C12N1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明海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材料 | ||
1.由下列类型的单体的自由基聚合而得的平均粒径为10至1000μm的大孔塑料珠粒材料:
a)5至40重量%的在20℃下的水溶性为至少1%的能够进行乙烯基聚合的单体,其不是能够进行乙烯基聚合的含有季氨基的单体,
b)5至50重量%的含有另一官能团的能够进行乙烯基聚合的单体,该官能团可以与配体的亲核基团进行反应以产生共价键,
c)20至60重量%的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烯键式不饱和可聚合基团的能够自由基聚合的亲水性交联单体,
其特征在于另外使用如下单体用于所述聚合物:
d)1至20重量%的含有季氨基的能够进行乙烯基聚合的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大孔塑料珠粒材料,其特征在于单体d)是在烷基中带有季氨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特别是甲基丙烯酸三甲铵乙酯或氯化甲基丙烯酸三甲铵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大孔塑料珠粒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在水中的溶胀指数大于1.5至2.5,且其对源自大肠杆菌的青霉素酰胺酶的结合能力为至少200[U/g湿],由1530个单位的青霉素酰胺酶与1克载体聚合物材料在最高0.1[摩尔/升]的盐浓度存在下的反应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或多项的大孔塑料珠粒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单体构成的共聚物:
a)丙烯酰胺和/或甲基丙烯酰胺
b)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c)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或N,N’-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
d)甲基丙烯酸三甲铵乙酯或氯化甲基丙烯酸三甲铵乙酯。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大孔塑料珠粒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单体构成的聚合物,其中各组分合计达100重量%:
a)6至10重量%的甲基丙烯酰胺
b)16至2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16至20重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c)46至50重量%的N,N’-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
d)8至12重量%的氯化甲基丙烯酸三甲铵乙酯。
6.通过由单体和稀释剂构成的单体相的反转成珠聚合制备对含有亲核基团的配体具有结合活性的经交联的亲水性珠状共聚物的方法,其中存在如下单体用于该共聚物:
a)5至40重量%的在室温下形成至少10%浓度水溶液的能够自由基聚合的含有乙烯基的亲水性单体,其不是能够进行乙烯基聚合的含有季氨基的单体,
b)5至50重量%的含有乙烯基和另一官能团的能够自由基聚合的单体,该官能团可以与配体的亲核基团进行聚合物相似转变反应以产生共价键,和
c)20至60重量%的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烯键式不饱和可聚合基团的能够自由基聚合的亲水性交联单体,以及
d)1至20重量%的在烷基中含有季氨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条件是,a)、b)、c)和d)总计达100重量%,且单体与稀释剂的比例为1∶1.5至1∶2.5,且所用稀释剂是由甲醇和水以1∶1.0至1∶4.0的比例构成的混合物,其中单体相分散在由有机溶剂构成的连续相中产生小液滴,该有机溶剂由具有5至7个碳原子的脂族烃构成,其中单体相与连续相的比例为1∶1.5至1∶4.0,且在这种形式下在聚合引发剂和保护胶体存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单体为
a)丙烯酰胺和/或甲基丙烯酰胺
b)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c)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或N,N’-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
d)氯化甲基丙烯酸三甲铵乙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有机溶剂是环己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塑料珠粒材料用于结合蛋白质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塑料珠粒材料用于色谱法中的用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塑料珠粒材料用于药物合成的用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塑料珠粒材料用于立体特异性合成以获得对映异构体纯的物质的用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塑料珠粒材料用于结合酶的用途。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塑料珠粒材料用于结合抗体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有限公司,未经罗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39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导通孔的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