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荡微机械角速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4879.9 | 申请日: | 200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A·布洛姆奎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VTI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9/56 | 分类号: | G01C19/56;G01P9/04;B81B3/00;G01P15/1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建春;杨松龄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 微机 角速度 传感器 | ||
1.一种振荡微机械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支撑区域附接到传感器部件主体的两个测震质量(1,2;36,37),以及在质量(1,2;36,37)之间的连接弹簧,使得
--角速度传感器主运动是围绕支撑区域的两个测震质量(1,2;36,37)的反相角度振荡,所述运动是必须被产生的,
--通过至少一个弯曲弹簧(11,50),使所述测震质量(1,2;36,37)彼此连接,其机械地同步于它们的主运动,并且
--通过弹簧或者通过弹簧和刚性辅助结构,将测震质量(1,2;36,37)连接到支撑区域,这相对于与由质量形成的晶片平面相垂直的旋转轴线、并相对于在所述晶片平面方向上的至少一个旋转轴线,给予所述质量(1,2;36,37)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度传感器是相对于一个轴线测量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具有在至少两个附接点(3,4)处附接到传感器部件主体的两个测震质量(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弯曲弹簧(11)基本上比其宽更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度传感器包括:
--用于主运动的旋转弹簧(5,6),其相对于主运动具有挠性,并且
--用于检测运动的扭转弹簧(7-10),其相对于由外部角速度生成的扭转力矩所产生的扭转振荡具有挠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位于质量(1,2)上方或下方的电极,由外部角速度产生的振荡以电容方式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极生长到密闭传感器结构的晶片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度传感器包括第二弯曲弹簧,其基本上与连接角速度传感器的质量的弹簧(11)在相同方向上延伸,并且附接到所述弹簧(11)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附接点(3,4),并且附加地通过在中心处安装的附接点(12,13),将所述质量(1,2)附接到所述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附接点(3,4),并且附加地通过在拐角或在边沿处安装的附接点(14-17),将所述质量(1,2)附接到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附接点(18,19),使所述质量(1,2)附接到主体,该附接点(18,19)通过设计的刚性辅助结构,在一侧附接到所述质量(1,2)。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附接点(18,19)使所述质量(1,2)附接到主体,该附接点(18,19)通过弹簧在一侧附接到所述质量(1,2)。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安装在端部中心处的附接点(24,25),并且附加地,通过附接点(20,21),使所述质量(1,2)附接到主体,所述附接点(20,21)通过弹簧(22,23)在一侧附接到质量(1,2)。
1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度传感器包括张力减轻结构(26,27)。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度传感器包括梳形结构(28,29)。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度传感器包括放射状梳形结构(34,35)。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度传感器是测量相对于两个轴线的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通过两个附接点(38,39)附接到传感器部件主体的两个质量(36,37)。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弹簧(50)是基本上比其宽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VTI技术有限公司,未经VTI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48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