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四相合金钢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80044991.2 申请日: 2005-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1090987A 公开(公告)日: 2007-12-19
发明(设计)人: G·J·库辛斯基;G·托马斯 申请(专利权)人: MMFX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18 分类号: C22C38/18;C22C38/34;C22C38/38;C21D6/00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余颖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强度 相合
【说明书】: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钢领域,尤其是高强度、高硬度、抗腐蚀和高延展性合金钢。本发明还涉及对合金钢进行加工使之具有一定的微结构并由此赋予该合金钢以特定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的方法。

2.技术背景

以下美国专利和已公开的国际专利申请记载了具有马氏体相与奥氏体相复合微结构的高强高硬合金钢,所有这些文献以引用的方式插入本文作为本申请文件的一部分。

4,170,497(Gareth Thomas和Bangaru V.N.Rao),1979年10月9授权,1977年8月24申请;

4,170,499(Gareth Thomas和Bangaru V.N.Rao),1979年10月9日授权,1978年9月14日申请,是上述1977年8月24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

4,619,714(Gareth Thomas,Jae-Hwan Ahn和Nack-Joon Earn),1986年10月28日授权,1984年11月29日申请,是1984年8月6日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

4,671,827(Gareth Thomas,Nack J.Kim和Ramamoorthy Ramesh),1987年6月9日授权,1985年10月11日申请,

6,273,968 B1(Gareth Thomas),2001年8月14日授权,2000年3月28日申请;

6,709,534 B1(Grzegorz J.Kusinski,David Pollack和Gareth Thomas),2004年3月23日授权,2001年12月14日申请;

6,746,548(Grzegorz J.Kusinski,David Pollack和Gareth Thomas),2004年6月8日授权,2001年12月14日申请;

WO 2004/046400 Al(MMFX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Grzegorz J.Kusinski和Gareth Thomas,inventors),2004年6月3日公开。

微结构是决定合金钢特性的重要因素。所述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不仅取决于合金元素的选择及含量,还取决于微结构中的晶相和它们的排布。用于某些环境的合金要求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有些还要求具有高延展性。特性的最佳组合往往需包含相互抵触的特性,这是因为贡献某一项特性的某些合金元素、微结构特征或这两者可能干扰另一项特性。

上述文献中揭示的合金是具有马氏体板条和奥氏体薄膜交替排列微结构的合金碳素钢。在有些情况下,马氏体中分散有自回火产生的碳化物沉淀。马氏体板条和奥氏体薄膜交替排列的排布方式被称为“位错化板条”结构,或简称为“板条”结构,这种排布方式是如下形成的:先将合金加热至奥氏体温度范围,然后冷却至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Ms以下,所述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即马氏体相开始形成的温度。这最后的冷却步骤使合金进入这样一个温度范围,即在该范围内奥氏体转化为马氏体-奥氏体板条结构,同时伴以诸如铸造、热处理、压延和煅造等标准冶金过程以形成所需形状的产品并进一步将板条结构调整为板条与薄膜交替的排布。这样的板条结构比孪晶马氏体更好,因为板条与薄膜交替排列的结构具有更高的硬度。上述专利还揭示:所述结构中马氏体区内的过量碳会在冷却过程中沉淀,形成渗碳体(碳化铁,Fe3C)。这一沉淀过程即所谓的“自回火”。专利’968揭示:可通过限制合金元素的选择使得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Ms达到350℃或以上来避免自回火。某些合金中,自回火产生的碳化物增加钢的硬度,而在另一些合金中则限制硬度提高。

板条结构形成既硬且韧的高强度合金钢,需要具有抗裂缝扩展性能和足够成形性的合金钢从而可用这样的钢制作出工程部件。控制马氏体相获得板条结构而非孪晶结构是达到必要的强度和硬度水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残留奥氏体薄膜则提高合金钢的延展性和成型性。可通过仔细选择合金组成(这会影响Ms值)和控制冷却过程以获得板条微结构而非孪晶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MFX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MMFX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4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