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枝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该接枝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5188.0 | 申请日: | 200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0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三枝一范;刀弥宏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C08F283/12 | 分类号: | C08F283/12;C08K5/42;C08L51/08;C08L69/00;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树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枝 共聚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含有 树脂 组合 | ||
1.一种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在聚有机硅氧烷(A)的存在下,使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含氮原子的多官能单体(B)以及能够与该单体(B)共聚的其他单体进行一步以上的聚合而形成聚合物(C)部位,所述单体(B)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总量为100重量%,所述单体(B)为80重量%以上,另外,通过使乙烯性不饱和单体(D)进行聚合,形成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的聚合物(E)部位;其中,
以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为100重量%时,聚有机硅氧烷(A)部位的含量为65重量%以上,
该含氮原子的多官能单体(B)为三聚氰酸衍生物和/或三聚异氰酸衍生物,
所述聚合物(E)部位使用硫醇类化合物作为链转移剂而聚合得到,所述硫醇类化合物相对于该乙烯性不饱和单体(D)为0.1重量%以上且2重量%以下;
构成所述聚合物(C)部位的单体的重量,相对于100重量%的构成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硅氧烷以及单体单元的总量为1~5重量%,并且,
使用GPC求出的包含在该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中且可溶于2-丁酮但不溶于甲醇的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以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其中,接枝率为1.001~1.280。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其中,对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所含的可溶于2-丁酮且不溶于甲醇的成分在30℃、0.2g/100cm3丙酮溶液的条件下测定的对比粘度为0.01~0.8dl/g。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其中,使用GPC求出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所含的可溶于2-丁酮且不溶于甲醇的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0以下。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其中,使用GPC求出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所含的可溶于2-丁酮且不溶于甲醇的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0以下。
6.制造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该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胶乳进行盐凝固的工序。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盐凝固工序之后,还包括清洗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工序。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盐凝固工序之后,还包括稀释含有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分散液的工序。
9.制造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将含有该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的胶乳喷雾干燥;清洗该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和/或,在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中添加2价以上的金属的盐。
10.一种含有接枝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有机硅氧烷类接枝共聚物、以及选自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和弹性体中的至少1种。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有接枝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是选自以下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是:
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酯碳酸酯树脂、聚苯醚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亚芳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缩醛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酮树脂、聚醚酮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芳基酮树脂、聚醚腈树脂、液晶树脂、聚苯并咪唑树脂、聚仲班酸树脂、使选自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和乙烯基氰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乙烯基单体聚合或共聚得到的乙烯基类聚合物或共聚物树脂、二烯-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共聚物树脂、乙烯基氰-二烯-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共聚物树脂、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二烯-乙烯基氰-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树脂、乙烯基氰-(乙烯-二烯-丙烯(EPDM))-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共聚物树脂、聚烯烃、氯乙烯树脂、氯化氯乙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51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