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少所传送的码元的模糊电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5838.1 | 申请日: | 200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戈利奇克埃德勒冯埃尔布沃特;克里斯琴·温格特;吉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27/02;H04L27/18;H04L27/34;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传送 模糊 电平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预定的调制模式中选择(1208)要用于传输的所有可用调制状态的子集;
b)第一传送步骤(1205),其传送表示第一多个比特的第一码元,该码元具有包含在所述子集中的第一调制状态;和
c)至少一个进一步传输步骤(1206),其传送表示该第一多个比特的进一步码元,每个进一步码元具有包含在所述子集中的进一步调制状态,其中
对于比特值的每个组合,与所述第一和所述进一步调制状态相关联的复数值的相加针对该多个比特内的比特值的所有组合产生的复数结果的相同相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比特值的每个组合,与所述第一和所述进一步调制状态相关联的复数值的相加针对该多个比特内的比特值的所有组合产生的相同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根据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一映射获得第一调制状态;
该至少一个进一步传输步骤确切包括一个进一步传输步骤;和
根据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二映射获得一个进一步调制状态;
其中通过以下步骤从数据字值到调制状态的第一映射获得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二映射:
i.将表示比特值组合到第一映射的复平面分为至少两个不重叠的相邻子平面(404,405);
ii.关于包含在子平面的每一部分内的调制状态,针对子平面的至少一部分确定对称轴(412);和
iii.在所述第二映射(402)中向比特值组合的至少一部分分配复数值(409),其关于根据所述第一分配(401)的复数值(409)所在子平面(405)的对称轴上的点(407),在复平面中具有实质上根据所述第一分配(401)从分配给所述比特值组合的复数值的位置(408)镜像的位置;和
其中要用于传输的调制状态的子集包括在至少该两个子平面之一内的所有调制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i中,在对称轴(412)上的、用作镜像中心点的点(407)是分配给第一分配(401)中的调制状态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有复数值的平均值,并且位于所述子平面(405)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根据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一映射获得第一调制状态;
该至少一个进一步传输步骤包括m-1个传输步骤;和
根据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m-1个进一步映射获得该m-1个进一步调制状态;
其中通过以下步骤从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一映射获得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m-1个进一步映射:
i.将表示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第一映射的复平面分为至少两个不重叠的相邻子平面(706,707),在子平面的至少一部分内的调制状态的数量是m;和
ii.在相同子平面内向数据字值的至少一部分分配不同调制状态,每个映射一个;和
其中用于传输的调制状态的子集包括在至少两个子平面的一个内的所有调制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应用在采用相移键控调制的数字通信系统中,其中:
根据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一映射获得第一调制状态;
该至少一个进一步传输步骤确切包括一个进一步传输步骤;和
根据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二映射获得一个进一步调制状态;
其中通过以下步骤从数据字值到调制状态的第一映射获得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二映射:
i.将表示比特值组合到调制状态的第一映射的复平面分为不重叠的相邻子平面(804,805),子平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关于包含在该子平面中的所有调制状态的位置的对称轴(806);
ii.关于包含在子平面的每个部分中的调制状态,针对子平面的至少一部分确定对称轴(806);和
iii.在所述第二映射(802)中向数据字值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每一个分配复数值,其关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801)的调制状态(807)所在子平面的对称轴(806),在复平面中具有大致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801)分配给所述比特值组合的调制状态的位置(807)镜像的位置(808);和
其中要用于传输的调制状态的子集包括在至少两个子平面之一内的所有调制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58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