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遗体处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6774.7 | 申请日: | 2005-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原梨沙 |
主分类号: | A01N1/00 | 分类号: | A01N1/00;A61G1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遗体 处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死亡后的人进行处置时所使用的遗体处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属于对从遗体的各孔部漏出体内物进行抑制的技术领域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人在死亡之后各部分的肌肉会逐渐松弛,例如,会从肛门漏出在直肠内残留的粪便或体液等体内物,当死者为女性的情况下,还会从阴道漏出体内物。若这样从遗体的各个孔部漏出体内物,则由于不卫生,并对之后的遗体搬送作业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以往进行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通过密封部件将遗体的孔部密封来抑制体内物漏出的处理。
专利文献1的密封部件,利用水溶性的薄片对由吸收水分而膨胀的水溶胀性纤维构成的柱状体进行被覆,并且在该薄片的表面涂敷有润滑剂而构成。在将该密封部件用到例如肛门中时,处置者通过将柱状体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对准肛门利用手指将另一端部沿插入方向推压,基于润滑剂的作用将柱状体与薄片一同插入到直肠内。当柱状体与薄片一同被插入到直肠内时,薄片基于体内物的水分而溶解,使得该水分被柱状体的纤维吸收。基于吸收了水分的纤维膨胀而使得柱状体的直径扩大,该柱状体与直肠内壁密接,直肠处于被闭塞的状态,从而可以抑制体内物从肛门漏出。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11830号公报(第三页、第四页、图1、图2)
可是,例如在人病死的情况下,有时因在此之前进行的治疗之际的洗肠处置等会大量排出体内物。另外,即使不实施洗肠处置等,有时也会因个体差别造成体内物的水分量较多。这样,在实施了洗肠处置等情况或遗体体内物的水分量多的情况下,仅通过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密封部件插入到孔部,将无法由柱状体完全吸收体内物的水分,会导致体内物在柱状体的纤维间流动而从孔部漏出。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1的密封部件而言,由于处置者通过手指按压由纤维构成的柱状体将其插入到孔部内,所以,可以认为在插入中途柱状体的形状变形而无法插入到规定的位置,导致柱状体对孔部的密封作用降低。
因此,需要充分注意不要使该柱状体的形状变形地来进行柱状体的插入作业,对于处置者而言成为烦杂的作业。并且,由于为了如此将该柱状体可靠地插入到遗体的孔部,处置者必须将手指插入到该孔部中,所以,柱状体的插入作业在处置现场是令人敬而远之的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些问题点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在实施了洗肠处置等情况或体内物的水分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体内物从遗体的孔部漏出,并且,使得对该体内物的漏出进行抑制的处置的作业性良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将柱状体及吸水剂收容于筒状的导向部件,通过按压部件将这些柱状体及吸水剂推压到遗体的孔部内。
具体而言,在第一发明中提供一种遗体处置装置,具备:吸收水分而膨胀的柱状体;吸水剂;形成为两端具有开口部的筒状,并收容上述柱状体及吸水剂,且将该柱状体及吸水剂导向到遗体的孔部内的导向部件;以可以脱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导向部件的一端部的一端开口部的闭塞部件;和从上述导向部件的另一端开口部插入,将收容于该导向部件的柱状体及吸水剂从一端开口部按压出的棒状推压部件;从上述导向部件的一端开口部通过上述推压部件而推压到遗体的孔部内的上述柱状体对体内物的水分进行吸收,不断膨胀直到将上述孔部密封,并且,通过上述吸水剂吸收体内物的水分,可以抑制该体内物从上述孔部漏出。
根据该构成,由于导向部件的一端开口部被闭塞部件闭塞,所以,收容于导向部件的柱状体及吸水剂在使用前不会从一端开口部伸出到外部。而且,在将柱状体及吸水剂插入到遗体的孔部中时,通过处置者在将导向部件的一端开口部插入到遗体的孔部之后操作按压部件,可使得闭塞部件从导向部件的一端开口部脱离,柱状体被导向部件导向并以期望的形状插入到孔部内的规定位置,并且,吸水剂也被同样插入。由此,处置者可不将手指插入到遗体的孔部,而简单、可靠地插入柱状体及吸水剂。
插入到上述遗体的孔部的柱状体吸收体内物的水分而膨胀,将孔部密封。此时,由于在实施了洗肠处置等情况或体内物的水分量多的情况下,吸水剂对该体内物的水分进行吸收,所以,可抑制体内物从孔部漏出。
第二发明根据第一发明而提出,其特征在于,吸水剂在导向部件内被收容于比柱状体靠向一端开口部侧。
根据该构成,吸水剂在插入到遗体的孔部的状态下位于比柱状体靠向孔部的内侧。由此,能够在该孔部的里侧使吸水剂对要从孔部的里侧漏出的体内物的水分进行吸收。
第三发明根据第一或第二发明提出,其特征在于,柱状体由通过吸收水分而膨胀的水溶胀型纤维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原梨沙,未经西原梨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6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