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的支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6791.0 | 申请日: | 200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芳贺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野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E04C3/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支承 结构 | ||
1.一种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中心支承部分被布置在中心位置上,并且多个基本上为细长板形状的缠绕支承部分绕中心支承部分被组合及布置,同时从纵向顺次缠绕成螺旋形,由此在层叠状态下将每个支承部分固定在内部和外部之间,并将整体的外径设定为具有任意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同周线上的三个缠绕支承部分被形成为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宽度,另外的缠绕支承部分被形成为具有长出了随后绕外周被缠绕的板厚的宽度,并且每个缠绕支承部分被组合及布置,同时顺次呈螺旋形地被缠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承单元被组合并彼此固定成组装状态,由此构成一个支承件,所述多个支承单元中的每一个都是通过绕中心支承部分顺次呈螺旋形地缠绕多个缠绕支承部分而组合得到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承单元被组合并彼此固定成组装状态,由此构成一个支承件,所述多个支承单元中的每一个都是通过绕中心支承部分顺次呈螺旋形地缠绕多个缠绕支承部分而组合得到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支承部分和缠绕支承部分被形成为能够任意设定它们在轴向上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支承部分和缠绕支承部分被形成为能够任意设定它们在轴向上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支承部分和缠绕支承部分被形成为能够任意设定它们在轴向上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每个缠绕支承部分从中心支承部分呈螺旋形地被组装时,随着缠绕支承部分被从中心支承部分向外部被缠绕,每个支承部分在轴向上的长度顺次呈螺旋形地变化,并且多个支承单元在轴向上连接在一起,所述多个支承单元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中心支承部分和缠绕支承部分。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每个缠绕支承部分从中心支承部分呈螺旋形地被组装时,随着缠绕支承部分从中心支承部分向外被缠绕,每个支承部分在轴向上的长度顺次呈螺旋形地变化,并且多个支承单元在轴向上连接在一起,所述多个支承单元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中心支承部分和缠绕支承部分。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每个待绕中心支承单元主体缠绕的缠绕侧支承单元主体呈螺旋形地被组装时,每个支承单元主体在轴向上的长度都随着缠绕侧支承单元主体从中心支承单元主体向外部被缠绕而顺次呈螺旋形地变化,并且多个支承单元组在轴向上连接在一起,所述多个支承单元组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中心支承单元主体和缠绕支承单元主体。
11.一种用于组装建筑物的支承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骤,将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中心支承部分布置在轴向中心位置上;
第二步骤,绕中心支承部分组合并布置多个基本上为细长板形状的缠绕支承部分,同时所述多个缠绕支承部分从纵向顺次呈螺旋形地被缠绕,并且粘结每个缠绕支承部分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及
第三步骤,在缠绕结束之后切除最终的缠绕支承部分从另一缠绕支承部分的外侧表面突出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野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吉野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67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及程序
- 下一篇:选择性执行功率控制最佳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