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莰非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6808.2 | 申请日: | 200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廉明勳;朴葰星;朴元锡;朱璟美;庐浩植;金德姬;张利燮;李玉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太平洋 |
主分类号: | C12P17/06 | 分类号: | C12P17/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晓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莰非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莰非醇的制备方法,其中使用酸、碱、酶或者产生上述酶的微生物从莰非醇糖苷分离莰非醇。
背景技术
莰非醇,具有如下化学式1,是黄酮醇(一种类黄酮)的代表性成分,其广泛分布于植物的花或叶中。
化学式1
已知有100或100余种黄酮醇,并且已知其中莰非醇、五羟黄酮以及杨梅黄酮存在最多。
具体而言,莰非醇是一种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等生理活性优良的物质。因此,进行了莰非醇各种功效的研究,并将莰非醇应用于各种领域。但是,当前所使用的莰非醇大部分都是植物提取物,其含有莰非醇的量仅为数ppm至数十ppm,因此,难以揭示莰非醇的实质功效。另外,由于难以发现包含大量莰非醇的植物,而且用于制备大量莰非醇的分离和纯化没有经济价值,因此,几乎没有开展有关莰非醇的大量生产的研究。
绿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饮料。近年来,随着对于绿茶的关注的不断增加,对茶的成分及其药理效果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其他食品相比,绿茶含有大量的异丙醇胺(threamine)和多酚。已知绿茶的功能成分为属于多叶多酚类的基于黄酮-3-醇(fiavan-3-ol)的儿茶素(catechin),且儿茶素的主要成分为(+)-儿茶素、(-)-表儿茶素(epicatechin)、(-)-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和(-)-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等。特别地,有报道称,绿茶中所含的多酚类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并具有抗氧化作用、抗癌、解毒、抗菌功能、预防蛀牙、抑制老化作用、美白效果及芳香成分等。另外还报道了,绿茶中所含的多酚类预防痛风、抑制脂类过氧化物和中性脂质的产生并延缓衰老,由此防止肥胖、增进毛细血管的抵抗力。
但是,具有各种功效的绿茶大多数以叶子的形式使用,包含相似的有效成分的绿茶种子除了用于栽培之外,就没有得到利用。另外,几乎所有的关注和研究都集中在绿茶的儿茶素类,特别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上。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发现未用于特殊用途的绿茶种子以及关注EGCG的绿茶叶含有大量的具有莰非醇母核的莰非醇糖苷,特别是在莰非醇上连接有3个糖的山茶苷A(camelliaside A)、山茶苷B等糖苷。由此发现,本发明人完成了大量生产生理活性优良的葡糖苷配基(aglycone)型的莰非醇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使用酸、碱、酶或者产生上述酶的微生物从莰非醇糖苷分离莰非醇的方法。换言之,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从绿茶种子或绿茶叶中大量含有的莰非醇糖苷,特别是山茶苷A、山茶苷B等糖苷分离制备莰非醇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莰非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酸、碱、酶或者产生上述酶的微生物从莰非醇糖苷分离莰非醇。
更具体地说,上述莰非醇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阶段,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从植物中获得含有莰非醇糖苷的植物提取物;以及第二阶段,使用酸、碱、酶或者产生上述酶的微生物水解上述植物提取物,以分离莰非醇。
所述莰非醇糖苷包括山茶苷A或者山茶苷B。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阶段中,所述植物提取物可来源于绿茶种子或者绿茶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为选自乙醇、甲醇、丁醇、醚、乙酸乙酯及氯仿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或者这些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优选使用80%的乙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酸可以为选自盐酸、硫酸及硝酸中的至少一种,酸或者这些酸与选自乙醇、甲醇及丁醇中的至少一种醇的混合溶剂。这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酸的优选浓度范围为0.1N~2N,混合溶剂的醇含量可为10~50%,反应温度可为50~100℃,且反应时间可为0.5~8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碱可以是选自氢氧化钠及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碱,或者这些碱与选自乙醇、甲醇及丁醇中的至少一种醇的混合溶剂。这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碱的浓度可为0.1N~2N,混合溶剂的醇含量可为10~50%,反应温度可为50~100℃,反应时间可为0.5~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太平洋,未经株式会社太平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6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改进采油的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高质量核酸的无细胞生物合成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