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抗病毒和抗菌效力的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80047879.4 申请日: 2005-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1384171A 公开(公告)日: 2009-03-11
发明(设计)人: T·泰勒;H·E·汤纳;J·L·福尔斯;B·R·科克斯;G·E·费希勒;P·S·福克斯;N·D·罗杰斯;J·达尔顿 申请(专利权)人: 日晷公司
主分类号: A01N37/36 分类号: A01N37/3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立新;李连涛
地址: 美国亚***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抗病毒 抗菌 效力 组合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4年12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634,483的权利。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表面特别是哺乳动物皮肤上提供快速和持久的病毒控制、细菌的广谱控制的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控制哺乳动物皮肤上病毒和细菌的方法,通过向皮肤施用化合物或组合物,其能够提供小于约4的皮肤pH,持续约4至更长时间,而且不刺激皮肤。化合物通常是(a)有机酸、(b)无机酸、(c)无机酸盐,(d)铝、锆或铝-锆络合物或(e)其混合物,能够足以降低哺乳动物的皮肤pH来控制病毒和细菌。表面任选地可以接触消毒的醇和抗微生物剂之一或两者来有助于细菌和病毒控制。该方法在1分钟内控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群,及其病毒群,并提供持久的约4小时至更长时间的抗病毒控制。

发明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健康遇到许多微生物影响。特别是与环境中不同的微生物接触可能导致哺乳动物疾病,可能是严重的疾病。例如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许多疾病,非限制性地包括食物中毒、链球菌感染、炭疽(皮肤的)、脚癣、唇疱疹、结膜炎("红眼病")、柯萨奇-病毒(手-足-口综合征)、义膜性喉炎、白喉(皮肤的)、ebolic出血热和脓疱病。

众所周知,清洗身体部分(例如洗手)和硬表面(例如工作台面和污水槽)可显著地降低所述微生物群,包括病原体。因此,清洗皮肤及其它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表面以减少微生物群是从这些表面除去这样的病原体从而将感染的风险减到最少的首要防护。

病毒是主要的涉及的病原体类型。病毒感染属于人类发病最大致因至一,估计在发达国家60%以上急性发作的人类疾病源于病毒感染。此外,病毒几乎感染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在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宠物、家畜和动物园的动物)中发生高病毒感染率。

病毒在结构和生命期方面显示出多方面的差异。在FundamentalVirology,4th Ed.,Eds.Knipe & Howley,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Philadelphia,PA,2001中详细说明了病毒系,其结构、生命期和病毒感染模式。

简而言之,病毒颗粒是固有的专性寄生物,其已经发生了演化以便在细胞之间传送遗传物质并编码足够的信息从而保证其增殖。在最基本形式中,病毒由包裹在简单蛋白质壳内的核酸小片段组成。病毒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与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即,分别包括或不包括脂质-双分子层膜。

病毒仅在活细胞内繁殖。病毒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得以进入细胞,细胞被细胞膜保护,细胞膜的厚度可与病毒的尺寸匹敌。为了穿透细胞,病毒首先必须附着于细胞表面。病毒对某类细胞的特异性大部分在于其附着在所述特定细胞表面上的能力。对于病毒感染寄主细胞重要的是持久的接触,病毒的所述能力和所接触的细胞表面是病毒和寄主细胞两者的特性。病毒和寄主细胞膜的融合得到了完整的病毒颗粒,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仅有病毒的感染性核酸进入所述细胞。因此,为了控制病毒感染,重要的是迅速地杀死接触皮肤的病毒,并且理想地在皮肤或硬表面上提供持久的抗病毒活性以便控制病毒感染。

例如已知鼻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引起呼吸道感染。鼻病毒是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族的成员,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是缺少外膜的"无包膜病毒"。人类鼻病毒之所以被这样命名是因为其特别适应鼻咽区域,是成人和儿童普通感冒的最重要病原体。正式地有102种鼻病毒血清型。分离自人类呼吸系统的大部分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对酸敏感,这种不稳定性成为确定鼻病毒的特征。

鼻病毒感染是通过直接接触病毒污染呼吸器官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通常,这种接触是以与被污染表面直接接触的形式,而不是经吸入空气传播的病毒颗粒。

鼻病毒可能在最初的污染后在环境表面上存活数小时。鼻病毒感染容易通过手指到手指的接触以及被污染环境表面到手指的接触进行传播,如果新近被污染的手指之后用来揉眼睛或接触鼻粘膜。因此,应该将病毒对皮肤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减到最少,以便减少向一般群体传播感染的风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晷公司,未经日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7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