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接触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7883.0 | 申请日: | 2005-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R·C·韦伯;G·德勒施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FCI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 | 分类号: | H01R13/658;H01R13/7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系统 用于 接触 元件 | ||
1.一种连接器系统(1),包括:能够接收电缆连接器(3)的连接器外壳(2),和面板(7),所述面板具有由所述面板的边缘(9)限定的至少一个开口(8),至少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前面部分从该开口突出,以接收所述电缆连接器,并且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接触元件(20),能够通过第一组电触点(24)将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电缆连接器电连接,并且通过第二组电触点(26)将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面板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元件(20)被构造成为所述第二部分提供至少两个分开的电触点(26A、26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20)被构造成为所述第二组电触点(26)提供比所述第一组电触点(24)更多数量的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电触点(26)与所述第一组电触点(24)的电触点数的比率为2∶1或更高。
4.根据前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20)包括第一部分(23)和第二部分(25),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连接器外壳(2)的壁的第一表面限定所述第一组电触点(24),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壁的与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二表面限定所述第二组电触点(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3)和第二部分(25)通过至少一个弯曲部分(27)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3)和第二部分(25)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向电缆连接器(3)和所述开口(8)的所述边缘(9)提供弹性作用力的可承载弹力梁(30、31、32;51),以限定所述第一组电触点(24)和第二组电触点(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承载弹力梁(30、31、32)被定位成允许所述第一部分(23)和第二部分(25)的所述梁基本上独立操作。
8.根据权利要4-7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5)包括限定所述第二组电触点(26)的第一梁(31)和第二梁(32),并且所述接触元件(20)适于向所述开口(8)的边缘(9)提供所述第一和第二梁(31、32)的弹力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31)和第二梁(32)通过连接梁(33)连接,以在所述第二部分(25)中限定孔(34),其中所述孔在面对所述连接梁的一侧包括耳(35)。
10.根据前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20)包括支撑结构(36),并且所述连接器外壳(2)包括能够与所述支撑结构协同操作的附加的结构(44、45),以吸收在所述第二组电触点处施加的力。
11.根据前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20)包括至少一个闩锁(37),以将所述接触元件锁定在连接器外壳(2)上。
12.根据前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2)包括定位在所述面板(7)后面的屏蔽结构(21)。
13.一种接触元件(60),包括通过至少一个弯曲部分(27)连接的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25),为第一部分限定了第一组电触点(24)并为第二部分限定了第二组电触点(26),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元件(20)被构造成为第二部分提供至少两个分离的电触点(26A、26B)。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触元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包括为所述第一部分限定第一组电触点(24)并为所述第二部分限定了第二组电触点(26)的可承载弹力梁(30、31、3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触元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承载弹力梁(30、31、32)被定位成使所述第一部分(23)和第二部分(25)的梁基本上独立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CI公司,未经FCI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78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炉炉壳倒装液压提升方法
- 下一篇:单管式土壤换热制冷制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