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滤色片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8818.X | 申请日: | 200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启之;杉本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023 | 分类号: | G03F7/023;G03F7/004;G02B5/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滤色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滤色片。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5年3月10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2005-066806号的优先权。在此援用该内容。
背景技术
通常,在液晶显示装置、集成电路装置、固态图像传感器等电子部件上,形成滤色片、层间绝缘膜、透镜等。这些滤色片、层间绝缘膜、透镜等是使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要求有透明性、耐热性等特性。例如,对于带有液晶显示装置的彩色显示器中所使用的滤色片,通常由红(R)、绿(G)、蓝(B)的各种颜色组成的象素(着色层)具有被称为黑色矩阵的晶格状的遮光层包围的结构。
已知使用含有着色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光刻法形成该滤色片的着色层和黑色矩阵等的遮光层。
这样,作为通过光刻法制造着色层或黑色矩阵等遮光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实际使用具有通过照射光就硬化的特性的所谓“正型”的物质。对于通过光刻法形成滤色片时所使用的含着色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要求它可以以良好的侧面图形状来形成黑色矩阵和着色剂(像素)这样微细的图案。如此,期望使用“正型”代替目前的“负型”,也有文献(参考专利文献1)提出了“正型”的感光树脂。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707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使用目前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羟基苯乙烯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滤色片、透镜、层间绝缘膜等时,耐热性不够。另外,为了改善所形成的滤色片的显色,优选形成的图案具有高透明性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不含着色剂)。但是,在目前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透明性也不够。
具体地,如果耐热性不够,在通常进行的加热工序中,会引起所形成的图案的收缩(即膜边)或结构破坏,不能形成所期望的结构等问题。另外,被加热时,如果树脂成分着色,不能获得所需要的透明性。特别地,在滤色片中,透明性变差时,具有不能获得R、G、B等特定的发色的麻烦。
本发明鉴于所述事情,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透明性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组成。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是含碱可溶性树脂成分(A)、感光剂(B)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A)成分含有含下述通式(a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a1)的树脂成分(A1)。
[化1]
(上述通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表示单键或碳数1~5亚烃基,R2表示碳数1~5的烷基,a表示1~5的整数,b表示0或1~4的整数,a+b为5以下。另外,存在2个以上R2时,这些R2相互可以不同或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滤色片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由含(C)着色剂的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着色层和/或遮光层。
另外,“结构单元”表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
在本发明中,可以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透明性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以用作黑色矩阵等的遮光层用。
另外,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以用作滤色片的着色层用。
同时,在本发明中,可以获得耐热性、透明性良好的滤色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在200℃下加热的试验片的透过率。
图2表示在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在230℃下加热的试验片的透过率。
图3表示在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中,在250℃下加热的试验片的透过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碱可溶性树脂成分(A)(以下,简称(A)成分)、感光剂(B)(以下,简称(B)成分)。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是正型的,在曝光前,由于(B)成分的溶解抑制作用,而对碱显像液显示不溶性或难溶性,(B)成分由于曝光而改变,对碱显像液,改变溶解特性。
(A)成分含有含所述通式(a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a1)的树脂成分(A1)。由于含有结构单元(a1),所以提高了本发明的效果。
在通式(a1)中,R0表示氢原子或甲基,优选甲基。
R1表示单键或碳数1~5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烃基,可以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异丙基、亚正丁基、亚异丁基、亚叔丁基、亚戊基、亚异戊基、亚新戊基等。作为亚烃基,优选亚甲基、亚乙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8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