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管理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80049329.6 申请日: 2005-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1146726A 公开(公告)日: 2008-03-19
发明(设计)人: 桥本繁;波江野正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通株式会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65G1/137 分类号: B65G1/137;G06K17/00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纶伟
地址: 日本神***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物品 管理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管理物品的系统,特别涉及使用无线标签的文档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关注日趋高涨。RFID标签是无线IC标签的一种,由LSI(Large ScaleIntegrated circuit,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天线及对它们进行模塑(mold)的外部树脂等构成。RFID标签的大小(外径)各种各样,有从0.3mm(芝麻粒大小)到直径20~30mm的硬币大小、及IC卡大小等。并且,具有安装电池型和不安装电池型,前者被称为有源型标签,后者被称为无源型标签。

在RFID标签中内置的LSI芯片具有天线、收发部、控制部和存储器。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固有的识别代码(唯一ID),该唯一ID由RFID标签用读写器(以下简称为读写器)读出。该读写器对RFID标签的唯一ID的读出,经过RFID标签用天线(以下简称为天线)通过无线通信(无线信息交换)进行。该无线信息交换有电波方式和电磁感应方式。

RFID标签是以往的条形码的替代品,被期待应用于生产、物流、零售业等领域。RFID标签基本上是粘贴在物品上使用,关于其应用领域有物品的库存管理和跟踪服务等。

下面,说明使用了RFID标签的系统的结构示例。

图1是表示采用电波方式的RFID标签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图。

该图所示的系统由一个RFID标签1001、天线1003、读写器1005和管理PC(管理用个人计算机)1007构成,并且是通过读写器1005确认一个RFID标签1001的存在的系统。

RFID标签1001将固有的唯一ID(以下简称为UID)1001a存储在存储器中。该UID1001a是制造商集聚RFID标签1001时分配的唯一的ID代码。

在该系统中,说明通过管理PC1007确认RFID标签1001a的存在的方式。

管理PC1007首先向读写器1005发送UID获取命令。读写器1005接收该命令后,通过天线1003向RFID标签1001以电波方式发送副载波和UID获取命令。

在此,所说副载波指向RFID标签1001提供电力的副传送波。

RFID标签1001借助从天线1003接收的副载波感应电力,使用该电力进行起动。并且,朝向天线1003发送自己的UID1001a。读写器1005通过天线1003接收RFID标签的UID1001a后,将其发送(返回)给管理PC1005。

这样,管理PC1007向读写器1005发送UID获取命令,从而获取RFID标签1001的UID1001a。

管理PC1007以一定间隔发送上述UID获取命令,从而可以实时地掌握RFID标签1001是否在读写器1005的电波到达范围内。可是,如上所述,管理PC1007依次向系统内的读写器发送UID获取命令,并获取系统内的所有RFID标签的唯一ID的方式,一般被称为“轮询(polling)方式”。在以后的说明中,把管理PC依次向系统内的读写器发送UID获取命令的动作表述为“轮询”。

图2是表示读写器确认多个RFID标签的存在的系统的结构示例的图。

该图所示的系统也是采用电波方式的RFID标签管理系统,由多个(在该系统中为3个)RFID标签2001(2001-1、2001-2、2001-3)、天线2003、读写器2005和管理PC2007构成。

各个RFID标签2001-i(i=1~3)分别在存储器内保存固有的UID2001aj(j=1~3)。

这样,多个RFID标签2001存在于系统内,在多个RFID标签2001针对从天线2003发送的UID获取命令同时返回响应时,造成电波信号混合存在,读写器2005不能获取各个RFID标签2001的UID2001a。

在这种系统中,具有读写器2005获取各个RFID标签2001的UID2001a的各种方式。这些方式被称为防碰撞(anti-collision)方式。

以下,说明代表性的防碰撞方式的概况。

(1)针对UID获取命令,RFID标签2001生成随机数,仅在随机数为某个值时,RFID标签2001返回UID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9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