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介质陶瓷组成物及层叠陶瓷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9427.X | 申请日: | 2005-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敏和;和田信之;高桥夕香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00 | 分类号: | C04B35/00;H01G4/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介质 陶瓷 组成 层叠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陶瓷组成物及层叠陶瓷电容器,更详细地说是涉及以具有钨青铜(tungsten-bronze)结构的KSr2Nb5O15作为基本组成的电介质陶瓷组成物及采用了该电介质陶瓷组成物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采用了具有钨青铜结构的复合氧化物(以下,称为“钨青铜型复合氧化物”。)的技术,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用于促动器的压电陶瓷。该用于促动器的压电陶瓷,由用一般式:NaSr2Nb5O15表示的钨青铜型复合氧化物构成,并以Nb的一部分由V及/或Ta置换的结晶粒子为主体。通过将Nb的一部分由V及/或Ta置换,从而,将居里温度Tc提高到150℃以上,同时提高相对介电常数及/或电气机械结合系数(d33)。
这些压电特性,通过将一般式中的Sr的一部分由碱土类A(由Mg、Ca及Ba置换的其中至少一种)置换,同时将Na的一部分由K置换,从而得以进一步提高。再有,作为副成分按照氧化物换算添加0.1~1.5重量%的Mn、Cu,提高压电陶瓷的烧结性。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40759号公报
可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用一般式:NaSr2Nb5O15表示的钨青铜型复合氧化物,是涉及压电陶瓷的技术,而不是涉及电介质陶瓷组成物的技术。即,该钨青铜型复合氧化物,相对介电常数低到小于2000,不适于作为用于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电介质陶瓷材料。另外,通过添加Mn,能够提高烧结性,不过,如专利文献1的表2所示,随着Mn的添加量的增加,相对介电常数下降,因而,作为用于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电介质陶瓷材料使用上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能够提高烧结性的同时能够赋予耐还原性、而且能够提高相对介电常数的电介质陶瓷组成物及层叠陶瓷电容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介质陶瓷组成物,作为主成分含有以组成式(K1-yNay)Sr2Nb5O15(其中,0≤y<0.2)表示的钨青铜型复合氧化物,所述电介质陶瓷组成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主成分100摩尔份,含有0.1摩尔份以上、40摩尔份以下的Mn作为副成分。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介质陶瓷组成物,作为主成分含有以组成式(K1-yNay)(Sr1-m-nBamCan)2Nb5O15(其中,0≤y<0.2、0<m≤0.5、0<n≤0.5、0<m+n≤0.7)表示的钨青铜型复合氧化物,所述电介质陶瓷组成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主成分100摩尔份,含有0.1摩尔份以上、40摩尔份以下的Mn作为副成分。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介质陶瓷组成物,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含有从Cr、Co、Fe、Ni、Zn、Mg、Si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作为副成分,其含量相对于上述主成分100摩尔份,与上述Mn的总和超过0.1摩尔份且在40摩尔份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电介质陶瓷组成物,根据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成分中Nb的20摩尔%以下由上述各副成分置换。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层叠的多个电介质陶瓷层、配置在这些电介质陶瓷层间的内部电极、和与这些内部电极电连接的外部电极,上述电介质陶瓷层由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陶瓷组成物形成,另外,上述内部电极以Ni作为主成分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9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玻璃新四片花朵工艺品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分布式电子邮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