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监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9432.0 | 申请日: | 200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平出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3/00 | 分类号: | B66B3/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监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监视器的显示来监视电梯运行状况的电梯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监视装置从控制多个电梯轿厢的运行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接收运行状况数据,在监视器上显示运行状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9358号公报
由于上述现有的电梯监视装置未能与对讲机装置协作,因而在发生灾害等紧急情况下,无法对例如轿厢内的乘客失去意识等不能进行对讲机通话的情况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出无法进行对讲机通话的轿厢内乘客的电梯监视系统。
本发明的电梯监视系统具有:可与多个对讲机分机装置进行通话的对讲机主机装置;以及从控制多个电梯运行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接收运行状况数据,并在监视器上显示电梯运行状况的运行监视装置,对讲机主机装置和运行监视装置互相可以进行通信,运行监视装置根据运行状况数据和从对讲机主机装置接收到的与对讲机分机装置之间的通信状态信息,检测至少某一台电梯轿厢内乘客处于无法进行对讲机通话状态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监视系统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监视器的显示内容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显示控制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输入控制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警告信息检测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1的警告信息检测单元中的警告信息的显示条件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由图1的警告信息检测单元所求出的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基准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对图1的各轿厢的检测信息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与图8的检测信息相对应的各项目的评价值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显示在图2的警告信息显示区域上的各轿厢的显示内容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显示在图2的警告信息显示区域上的警告信息的显示顺序信息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监视系统的框图。在该例子中,示出了对A号机~C号机这3台电梯进行监视的监视系统。在各电梯的轿厢1~3内设有用于轿厢1~3内的乘客与管理室的管理员进行通话的对讲机分机装置4~6。对讲机分机装置4~6分别设有通话器(未图示)。
而且在轿厢1~3上设有输出与轿厢1~3内的负荷对应的信号的轿厢负荷检测装置31~33。
所谓管理室是指例如建筑物内的防灾中心。在管理室中设有对讲机主机装置7和用于监视电梯运行状况的运行监视装置8。
对讲机主机装置7具有用于与对讲机分机装置4~6进行通信的分机通信单元9、用于与运行监视装置8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单元10和用于从对讲机分机装置4~6中选择通话目的地的线路选择单元11。
分机通信单元9通过音频线缆12~14与对讲机分机装置4~6连接。分机通信单元9向第1通信单元10输入关于对讲机分机装置4~6的通信状态的信息。
具体而言,分机通信单元9周期性地监视音频线缆12~14的通信状态,将通信状态转换为通信符。例如将在对讲机分机装置4~6和对讲机主机装置7之间正在进行通话的状态(通话中)的通信符设定为“1”。另外,将通知表示希望从对讲机分机装置4~6向对讲机主机装置7进行通话的状态(呼叫中)的通信符设定为“2”。并且,将既非通话中亦非呼叫中的状态(待机中)的通信符设定为“3”。
例如当对讲机分机装置4为呼叫中、对讲机分机装置5、6为待机中的情况下,通信状态信息为使与通信状态对应的通信符按照A号机、B号机、C号机的顺序排列的“233”。分机通信单元9、线路选择单元11、显示控制单元20和输入控制单元22中预先设定有共通的转换表。
第1通信单元10向运行监视装置8发送关于对讲机分机装置4~6的通信状态的信息。并且,第1通信单元10从运行监视装置8接收用于选择通信目的地的选择通话对象信息,输入给线路选择单元11。分机通信单元9上通过线路选择单元11和音频线缆24连接有通话器15。通话器15配置在可由管理员一边操作/监视运行监视装置8一边通话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9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