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动机的电枢、旋转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50214.9 | 申请日: | 2005-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一之;田尾幸一;藤冈裕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24 | 分类号: | H02K1/24;H02K1/18;H02K3/52;H02K13/00;H02K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动机 电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旋转电动机的电枢,具有电枢铁芯和换向器,所述电枢铁芯为可分割成各磁极齿构件的结构、并在所述各个磁极齿构件上施行集中绕线,所述换向器具有与所述磁极齿构件的数量相等的换向器片、在所述各换向器片上具有与缠绕在所述磁极齿构件上的绕线相连接的连接端子;
集中缠绕在所述一个磁极齿构件上的绕线的终端部,大致直线状地与位于从所述一个磁极齿沿周向旋转了规定角度位置的所述换向器片的连接端子相连接,而且,与所述换向器片的连接端子相连接的连接线,集中缠绕在与所述一个磁极齿构件相邻的所述另一个磁极齿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旋转电动机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齿构件上的集中绕线是利用三角形接线进行连接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旋转电动机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磁极齿构件通过层叠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而构成,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在一端侧形成有磁极齿、在另一端侧形成有规定形状的基部,所述第二板状构件在一端侧形成有磁极齿、在另一端侧形成有重叠部,该重叠部形成有贯通孔、并与所述基部共同形成背轭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旋转电动机的电枢,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于所述各个磁极齿构件上的绝缘件的结构中,在所述各个磁极齿构件的内周侧的换向器侧端面上具有引导绕线的导向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旋转电动机的电枢,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绝缘件上的导向槽的底面具有从所述磁极齿的外周侧向内周部增高的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旋转电动机的电枢,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各个磁极齿构件上的绝缘件的内周面与所述换向器的凸起部的外周相嵌合。
7.一种旋转电动机,其中,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之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枢铁芯的外周上,具有在周向的规定位置配置永久磁铁的定子。
8.一种旋转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
依次重复进行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来将绕线卷绕在电枢铁芯上的工序,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将可分割成各磁极齿构件的电枢铁芯中的一个磁极齿构件沿径向抽出、并在所述一个磁极齿构件上施行集中绕线,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推回所述一个磁极齿构件、并将集中绕线的终端部与具有和所述磁极齿构件相同数量的换向器片的换向器的连接端子相连接,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将连接在所述换向器片的连接端子上的连接线集中缠绕在与所述一个磁极齿构件相邻的所述另一磁极齿构件上;以及
如下工序,使所述电枢铁芯与换向器相对地旋转规定角度,使连接所述各个磁极齿构件的集中绕线的端部与所述各个换向器片的连接端子的连接线呈大致直线状,然后将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电枢铁芯与所述换向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旋转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枢铁芯上绕线时,使所述换向器的轴中心与所述电枢铁芯的轴中心同轴地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旋转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枢铁芯上绕线时,将所述换向器的轴中心从所述电枢铁芯的轴中心向与所述正在绕线的所述磁极齿构件相反的方向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02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下一篇:可变板式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