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和调色剂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50220.4 | 申请日: | 2005-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8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浩次;半田智史;谷内信也;吉崎和巳;登坂惠美;桥本康弘;御厨裕司;板桥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7 | 分类号: | G03G9/087;G03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调色剂,其包括至少含粘结剂树脂、着色剂和蜡的调色剂颗粒,其中;
在以调色剂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分子量分布图中;
i)该调色剂在分子量16,000至60,000的区域中具有主峰;以及
ii)当在主峰处的分子量以M1表示时,当在分子量M1处的高度以H(M1)表示,在分子量4,000处的高度以H(4000)表示和在分子量15,000处的高度以H(15000)表示时,H(4000)、H(15000)和H(M1)满足以下条件:
H(4000)∶H(15000)∶H(M1)=(0.10至0.95)∶(0.20至0.90)∶1.00;
该调色剂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具有以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重均分子量Mw15,000至80,000;以及
在以示差扫描量热计测量的吸热图中;
i)该调色剂在40至130℃的范围内具有吸热主峰;以及
ii)以该吸热主峰的峰面积表示的量热积分值为每1g该调色剂10至35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在以调色剂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分子量分布图中在分子量600至2,000的区域中具有次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在以调色剂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分子量分布图中在分子量2,500以上至小于15,000的区域至少具有极大点P(M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剂,其中,在以调色剂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分子量分布图中,当在极大点P(M3)处的高度以H(M3)表示且存在于极大点P(M3)和主峰间的极小点以P(L1)表示时,且当极小点P(L1)处的高度以H(L1)表示时,H(M3)、H(L1)和H(M1)满足以下条件:
H(M3)∶H(L1)∶H(M1)=(0.10至0.95)∶(0.20至0.99)∶1.0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在以调色剂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分子量分布图中,在分子量500至2,500的区域中的积分值S1和在分子量2,500至15,000的区域中的积分值S2以及在分子量15,000至1,000,000的区域中的积分值S3的比率S1∶S2∶S3=(0.15至0.95)∶1.00∶(1.50至8.0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在其直径3μm以上的颗粒中具有平均圆形度0.970至1.000,以及模式圆形度0.98至1.0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至少通过在水性介质中分散至少具有可聚合单体、着色剂、蜡和低分子量树脂的可聚合单体组合物以生产可聚合单体组合物的液滴的造粒步骤和聚合存在于该液滴中的可聚合单体组合物的聚合步骤来生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低分子量树脂具有以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分子量2,000至6,000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低分子量树脂具有玻璃化点40℃至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02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粘结膜、屏板及携带电子终端
- 下一篇:燃料系统故障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