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流体分配容器的压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51244.1 | 申请日: | 2005-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8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菲尔·里根;罗伊·范斯维登;尼尔斯·范维尔瑞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能包装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66 | 分类号: | B65D83/6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体 分配 容器 压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维持恒定的预定超压的用于流体分配容器的压力控制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造这种压力控制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压力控制装置的容器在专利文献中差不多30年以来是已知的,但是直到今天在市场上仍无法购买到商业的产品。
在EP-A-0349053中描述了用于喷雾器的压力密封容器,该压力密封容器包括两个腔室。第一腔室充填有相对高压力的流体而第二腔室填充有压力等于通常存在于喷雾器内且排出流体所需的过压的流体。在第二腔室的壁内,膜控制阀。壁内的塞子将流体保持在压力下从而阀保持关闭。
在1993年公布的WO-A-93/22222(Cruysberghs)中,在原理上描述了一种用于在容器内保持恒定压力的压力控制装置。并且描述了该压力控制装置的许多不同实施例,但是实践中在商业上没有实现任何一个。
这种压力控制装置的另一个示例从PCT专利申请WO-A-99/62791中己知。这里描述的压力控制装置设置用于在容器内保持恒定的预定压力,所述容器用于分配流体。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关闭腔室,所述关闭腔室相对于第二腔室可移动用于根据关闭腔室相对于第二腔室的位置释放和关闭第一腔室和容器之间的流体连通。第一腔室充填有气体,在使用中,所述气体具有比容器内的压力高的压力。第二腔室被关闭且具有处于预定或参考压力的气体并且位于第一腔室的外面。在根据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腔室设置为杯形保持器,该杯形保持器在容器内颠倒放置且其长度方向的边与容器的底和竖直侧壁接合。在图3中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其中杯形的第一腔室的直径比容器的内径小得多。该腔室设置在容器的中心且在其长度方向的边处与容器的底接合。在图4中示出了第三实施例,其中与图4中相同的第一腔室相对于容器偏心地设置。在图5中,盘设置在容器高度的中间稍微向下的位置且通过密封圈与容器的内壁气密地连接。这个盘将容器分成两个(固定布置的)部分。在图6a和图6b中示出了相似的构造。进一步地,在图7中,压力控制装置的第一腔室设计为柱塞,该柱塞利用密封圈密封到容器的内壁且能够在容器内沿轴向方向移动。由此,所述柱塞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其中上部分填充有将被分配的流体。自第一腔室的流体连通在下部终止。当由于流体已经通过容器顶部的按钮被分配而容器内的压力下降时,柱塞由于上部和下部的压差而向上移动直到再次获得上部和下部之间的压力平衡。因此,下部内的压力已经降低,从而第二腔室内的压力将更高且关闭腔室将打开第一腔室和下部之间的流体连通,因此下部内的压力将升高。然后所述柱塞将再次向上移动直到对应于第二腔室内的预定或参考压力获得压力平衡。最后,在根据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腔室是圆筒设计且具有与容器的内径对应的外径从而紧密地配合在容器内。
仅图7中的压力装置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在所有其他示例中,压力装置固定地布置在容器内。图7中的整个压力控制装置设计为柱塞,该柱塞用在排出分配流体的可移动活塞。然而,压力控制装置的设计由于其大的尺寸是不利的,因此容器很少能够用于分配流体。
上述作为单独模块的上述压力控制装置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第一和第二腔室在安装到容器之前必须被加压。实践中这在铝制气雾剂容器内非常难以实现且非常昂贵,其中构造是一体的且生产线在非常高的产量下运行。另一个主要缺点是:已经示出了后来将安装到容器内的单独的压力控制装置内压力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将降低很大的程度,所述几个月的时间是在商业供应链中存储和销售所需的时间。另外,压力控制装置的加压必须在流体连通关闭的情况下进行以便获得预定量的压力。由此,已知的压力控制装置不适于较大工业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流体分配容器的压力控制装置,该压力控制装置结构更简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力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压力控制装置能够容易地组装在流体分配容器内。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控制装置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能包装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能包装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1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水份仪网络检测定标装置
- 下一篇:土壤侵蚀径流小区观测九孔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