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51493.0 | 申请日: | 2005-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塔皮奥·泰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优化在电梯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的电梯门的功能,以改进电梯系统的性能。
背景技术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的机械系统包括特定数目的由各种现象引起的运动阻力(motion-resisting force)。如果可经由测量或计算来建立这些力的大小,则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来优化系统的操作。
电梯系统包括大量经受多个阻碍运动的力(如摩擦力和由可移动质量块(mass)引起的惯力和重力)的可机械移动部分。在水平铁轨上自动移动的电梯门是这样的部分中的一个:来自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其上,并且,在其上下边缘两者与使门的运动保持在轨道上的铁轨接触。阻碍电梯门的运动的力的大小在不同的电梯系统之间改变。这些力的大小经常也在电梯系统的运行期间改变。运动阻力的直接连续测量经常难以实现;例如,不能有利地将分离的“摩擦计(friction meter)”安装到电梯门上。因此,优选地,间接测量阻碍门运动的每个力的大小。有可能创建正在讨论的系统(即,这样情况下是电梯门),其中观察施加到门的力。在模型中作用的力包括阻碍门运动的摩擦力、门的质量和门关闭装置产生的力。通过使用该模型,可能当已知开启和关闭门的牵引(tractive)力的大小时计算期望的参数,并且测量门的加速度或速率。这使得可能求解未知参数,例如摩擦力、门的质量和施加到门的水平力分量。当获知称为运动(kinetic)参数的以上提到的参数时,可更准确地、且以关于电梯系统的优化方式控制例如开启和关闭的门操作,从而改进电梯系统的性能。因此,我们处理优化和参数估算的问题。
在电梯系统中,门组件由随着轿厢移动的轿厢门和在不同层的着陆门组成。现代的自动电梯门通过与电梯轿厢集成的门操作器开启或关闭,并且使用例如直流电动机在每层开启和关闭电梯门。由直流电动机产生的扭矩直接与电动机电流成比例。例如经由齿轮带,电动机的能量耦接到门,并且,门在辊上滑动。为了安全原因,通过关闭装置单独关闭着陆门,而不需要电动机。可通过关闭重量(closing weight)或螺旋弹簧产生关闭装置的关闭力。从电动机控制器卡或直接从电动机电线(current lead)测量电动机电流和对应的扭矩。可监视的另一电动机参数是所谓的转速计脉冲信号。典型地,转速计信号由其频率取决于电动机速度、并且因此取决于门速度的方波组成。
现有技术的问题是电梯系统通常包括多个门,它们的运动参数可在不同的门之间改变很大。参数的数目也可能很大。例如,具有服务30个楼层的8部电梯的建筑包括240个门,应当为每个门确定若干运动参数。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非常费力,通常无法确定全部参数。现有技术解决方案是:当委任系统时为电梯系统中最重的门定义适当的运动参数,并且使用这些参数来控制电梯系统中所有的门。典型地,最重的门位于建筑的入口大厅,并可重例如130公斤,而在楼层上的门可仅具有100公斤的质量。换而言之,在现有技术解决方案中,未执行特定门优化的操作。例如,用于控制门操作的电动机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未被优化,在电梯系统中也没有不同门的速度剖面。在上述示例情况下,可能通过针对100公斤而非130公斤的质量来优化着陆门的速度剖面,来将电梯系统的运输能力增加2.3%,并将平均乘客等待时间减少5%。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又一缺点是:门电动机控制器可能随着电动机负载改变而振荡,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机械重压,同时执行门操作所需的时间不合理地增加。因此,存在对于确定在电梯系统中的门的运动参数、以优化门操作的自动方法的需要,以便允许改进电梯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提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获得可能经由在电梯系统中的门操作的门特定的优化来改进电梯系统的性能的新型解决方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获得以下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所有的运行状况中,确保电梯门的安全操作;
-使得能够考虑到在执行或门操作中的电梯系统的流量条件以及乘客特定的需要;
-减少在电梯系统中的门的故障和过早磨损;
-帮助并加速电梯系统的开启。
本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和14的特征部分中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其它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1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