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0118.8 | 申请日: | 200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贺滨;刘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04 | 分类号: | B07C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沟道 自动 分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级的轴承套圈沟道尺寸分选装置,用于轴承装配合套时,分选轴承内外套沟道尺寸。
背景技术:
球轴承装配合套(配套)时,需要根据内套沟道尺寸、外套沟道尺寸、滚珠球的尺寸、滚珠球和内套、外套的间隙(油隙)、以及轴承的等级等的要求来进行装配,所以中小型轴承内、外套沟道尺寸分选精度和速度至关重要。针对加工轴承内外套沟道尺寸时散差较大,随机拾取内、外套进行合套装配的合套率较低这种状况,必须先行将轴承内、外沟道按尺寸进行分类,合套时先选定滚珠球,再根据内套的沟道尺寸选择外套或根据外套的沟道尺寸选择内套。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就是为自动、快速分选沟道尺寸而设计的。目前常规用人工分选,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分选的精度和效率变化较大。该系统若配合轴承(内、外)沟道自动测量机械手来分选,即可自动对沟道尺寸进行测量及分选,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和数量可以得到保障,比人工分选速度既快,精度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分选机构和传送机构可以自动完成轴承沟道尺寸的分选工作,解决人工分选的弊病,使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的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其组成包括:具有上横梁(7)和下横梁(9)的框架(1),所述的框架(1)上分别固定有三个支撑机构(3)和驱动机构(4),所述的驱动机构(4)上装有传送机构(2),所述的上横梁(7)上固定有一组分选机构(5),所述的框架(1)内设有存储仓(6)。
上述的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所述的分选机构(5)包括分选滑道托板(8),所述的分选滑道托板(8)固定在所述的上横梁(7)的内侧,在所述的分选滑道托板(8)上安装有滑道板(13),所述的滑道板(13)上设有一组燕尾槽(14),所述的燕尾槽(14)与滑块(22)上的燕尾(19)相配合,所述的滑道板(13)上固定有一组气缸连接板(15),所述的气缸连接板(15)上固定有气缸(17),所述的气缸(17)活塞杆与滑块(22)连接。
上述的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所述的支撑机构(3)包括两个铜轴套(25),所述的铜轴套(25)焊接在被动链轮(29)内,并安装在轴(26)上,所述的轴(26)固定在支撑(27)上,所述的支撑(27)焊在所述的框架(1)上。
上述的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3),所述的驱动电机(43)固定在电机支撑(41)上,所述的驱动电机(43)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39)与主动链轮轴(33)相连,所述的主动链轮轴(33)上装有主动链轮(32),所述的主动链轮轴(33)两端固定在支撑(30)上。
上述的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所述的传送机构(2)包括推板(24),所述的推板(24)固定在链条(46)上,所述的链条(46)安装在主动链轮(32)和被动链轮(29)上。
上述的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所述的存储仓(6)上设有一组挡板(6-1),所述的挡板(6-1)与挡板(6-1)之间构成仓道(6-2)。
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球轴承装配合套(配套)时,需要根据内套沟道尺寸、外套沟道尺寸、滚珠球的尺寸、滚珠球和内套、外套的间隙(油隙)、以及轴承的等级等的要求来进行装配,所以中小型轴承内、外套沟道尺寸分选精度和速度至关重要。本发明可自动对轴承沟道尺寸进行测量及分选,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和数量可以得到保障,轴承沟道多臂分选机器人自身的分选速度为每分钟大于50件,比人工分选速度既快,精度又高。
2.本发明每次被检测完沟道尺寸的轴承内(外)套,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链条传送机构的第一个位置,随着步进电机旋转带动链条及推板,推动工件传送一个滑块的距离,由计算机将工件运行的位置和工件尺寸的存储位置进行比较,符合时,由气缸打开存储门,将该工件存入到存储仓中,否则随着下一个测量工件运行到新位置,重新进行比较,直到最后位置,达到了快速分选的目的。
3.本发明的应用解决了人工分选劳动强度大,分选效率低等缺点,是球轴承装配合套自动线必需的设备之一。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3是分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支撑机构与驱动机构的安装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0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隔离启动电路
- 下一篇:氨基酸浓度的测定方法及氨基酸诊断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