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虫草清肺糖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0162.9 | 申请日: | 200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富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50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草 清肺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具体涉及一种虫草清肺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糖的种类比较繁多,但是其功能比较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食用糖的时候希望既能够得到其他方面的保健作用,本产品为糖与北冬虫夏草的结合,使得本产品具有清肺保健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清肺、保健作用的虫草清肺糖及其制作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虫草清肺糖,其组成包括:北冬虫夏草、糖或糖的代替品,所述的北冬虫夏草的重量份数为5~30,所述的糖或糖的代替品的重量份数为7~80。
上述的虫草清肺糖,所述的北冬虫夏草为北冬虫夏草粉或北冬虫夏草菌或干品或鲜品。
上述的虫草清肺糖,所述的糖的代替品为木糖醇或甜菊甙。
上述的虫草清肺糖的制作方法,首先取重量份数为5~30的北冬虫夏草将其粉碎备用;然后取重量份数为7~80的糖或糖的代替品放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加热,加热到70~90℃使糖或糖的代替品融化, 将粉碎备用的北冬虫夏草加入到糖或木糖醇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放入成形模中,冷却后,将产品包装,即制得本产品。
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产品虫草清肺糖,由于北冬虫夏草在高温下与糖或者糖的代用品结合,所形成的混合物中虫草和糖的协同作用,使得在食用本产品能够达到清肺保健的作用。
2.本产品虫草清肺糖,口感清新、特别适合吸烟人群食用。
3.本产品虫草清肺糖,由于产品含有木糖醇或甜菊甙,其是一种具有甜味的物质,其与北冬虫夏草结合后使得本产品的甜味具有基础上使得食用本产品后口感清新、适合各类人群,特别是需要控制糖含量的人群食用。
4.本发明产品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总量在700mg/ml以上,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在260mg/ml以上,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5.经检测,本发明产品中含有9种维生素,含量也极为丰富,虫草酸含量30mg/100ml,虫草多糖含量6mg/100ml,本发明还含有虫草素、SOD酶及核苷类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通过虫草与糖的协同作用,对人体具有显著的清肺止咳滋润的保健效果。经120余人试用,每天含服5-10克的本产品,有效率达到85以上。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虫草清肺糖,其组成包括:北冬虫夏草、糖,所述的北冬虫夏草的重量份数为5克,所述的糖重量份数为70克,其制作方法为:首先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北冬虫夏草将其粉碎备用;然后取上述重量份数的糖放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加热,加热到70~90℃之间均可使糖溶化,将粉碎备用的北冬虫夏草加入到糖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放入成形模中,冷却后,将产品包装,即制得本产品。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虫草清肺糖,其组成包括:北冬虫夏草、木糖醇,所述的北冬虫夏草的重量份数为30克,所述的木糖醇的重量份数为7克,另加作为木糖醇的稀释剂的淀粉70克,其制作方法为:首先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北冬虫夏草将其粉碎备用;然后取上述重量份数的木糖醇和淀粉再加20%的水放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加热,加热到70~90℃之间均可使其糖浆化,将粉碎备用的北冬虫夏草加入到融化的液体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放入成形模中,冷却后,将产品包装,即制得本产品。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虫草清肺糖,其组成包括:北冬虫夏草、甜菊甙,所述的北冬虫夏草的重量份数为30克,所述的甜菊甙的重量份数为7克,另加作为甜菊甙的稀释剂的淀粉70克,其制作方法为:首先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北冬虫夏草将其粉碎备用;然后取上述重量份数的甜菊甙和淀粉再加20%的水放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加热,加热到70~90℃之间均可使其糖浆化,将粉碎备用的北冬虫夏草加入到融化的液体中,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放入成形模中,冷却后,将产品包装,即制得本产品。
实施例4:
实施例1所述的虫草清肺糖,所述的北冬虫夏草为北冬虫夏草粉或北冬虫夏草菌或干品或鲜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未经富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0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